2016年8月30日 星期二

工研院展示軟性AMOLED完整解決方案

在上週的Touch Taiwan展場裡,工研院展出了大量軟性AMOLED相關的研發成果。和其他廠商多半只展出成品的方式不同,工研院展現了其在軟性AMOLED技術上的廣度。從材料合成、面板製作以及封裝、觸控乃至保護膜材料等,都有對應的技術展出。


工研院今年和友達光電一樣都以可折疊式的AMOLED面板,得到顯示器元件產品技術獎(Gold Panel Awards)的「卓越技術獎」肯定。雖然不知何故並沒有在顯示器元件產品技術獎的得獎專區中展示,但在工研院自已的展區中可以看到多組展示品。其中包括內含觸控及不含觸控的展品。
  

比較可惜的是,現場似乎並沒有折疊功能的展示,而只是固定一個彎曲角度,並無法展現其「可折疊」的特色。另外面板普遍都有偏綠的情況,可能和其選用的有機材料效率有關。


不過工研院此次還展出了可捲曲式的AMOLED,和今年六月SID時Samsung Display展示的技術類似。雖然沒有公開相關規格,但在國內來說應是首次展出的單位。

環顧整個工研院的展場,幾乎3/4以上的技術都和OLED或軟性技術有關。從軟性基板、薄膜封裝、防刮保護膜到薄型偏光片,甚至是OLED照明相關技術都有著墨。顯現了其作為一個半官方的研究機構,相較於把技術鑽研至極緻,更傾向是準備好從上至下完整的解決方案,提供給有意進入的業者技轉。


 

任何新技術要從零開始發展都是非常困難的事,工研院的技術方案等同是提供給業者入門磚,後續的優化仍至於量產則就由業者自行努力。

但較為尷尬的一點,在於雖然工研院試著扮演技術開拓者的角色,但同時間業界較大規模的業者(如友達、群創)也在自行研發,而且技術走向和工研院未必一致。即使要移植工研院的技術,也無法順利整合相容,倒不如繼續自主技術走向;而像華映等未有自主研發技術的業者,又受限於規模,即使移轉工研院技術,也未必有量產的能力和資金。使得工研院雖然有努力的成果,卻面臨找不到對象承接的窘境,也更招致外界對工研院定位和成效的質疑。

要解決這樣的問題,也許工研院的技術佈局該試著比業界更加前瞻一些,避免和業界平行開發。但近年工研院等法人組織往往被要求自主籌措財源,並把技轉甚至分割設立公司當成重要指標,如果技術走得離量產應用太遠,恐怕會有曲高和寡之嘆。

如何在技術研發上找到合適定位,又能確保財政收入,進而和業界保持著一個不遠不近的距離,精準地成為業界的「下一站」,而不是「遙遠的彼端」,對工研院未來的發展,相信會是比和資策會的整合更為急切的議題。

2016年8月28日 星期日

友達光電展出穿戴式及VR OLED新品,可折疊式面板折疊可靠度突破百萬次

在今年的Touch Taiwan上,友達的OLED展品共分佈在三個攤位。在友達光電的主展區中,擺設的是目前已量產的玻璃基板AMOLED產品,包括5.5吋的FHD智慧型手機面板,1.5吋和1.6吋的方型,以及1.2吋和1.4吋的圓形智慧型手錶面板。可以看出穿戴式裝置是友達光電目前力推的OLED面板產品。
 

四款手錶面板中,像素密度最高的是1.2吋圓面板,達到和Apple Watch相同的326 ppi。不過規格上並沒有註明是否有特殊的像素排列設計。相較於常見的方設計,圓的OLED面板更貼近實際手錶設計。根據友達董事長彭双浪年初時的發言,友達是目前唯一提供正圓OLED面板的廠商,算是在三星獨大的OLED手機面板市場之外,找到了一個獨特的切入市場。


手錶和手機共五件展品,其厚度規格均只有0.45 mm;另外1.4吋的圓面板還有特別加註窄邊框,僅有1.6 mm,可實現更簡潔的錶面設計。

友達此次還一併展示了VR的AMOLED面板,拉出獨立的體驗區,搭配VR頭盔讓參觀者實際體驗VR效果。


此款VR用的面板像素密度達423 ppi,是友達此次展出中像素密度最高的產品。和目前市售的主流VR頭盔相比,較Oculus Rift和HTC Vive略低(456 ppi),但高於Sony PlayStation VR(386 ppi)。目前VR用的AMOLED面板市場需求度極高,如果友達能量產出貨,應該會有不錯的銷售成績。

而如果主展區訴求為友達在AMOLED的量產實力,那麼在Touch Taiwan的Gold Panel Award得獎專區中展出的「可摺疊AMOLED顯示技術」,應該就是其在可撓式AMOLED領域技術實力的展示。
 

友達展出了一片5吋的可折疊式AMOLED面板,其面板厚度只有0.1 mm,可彎折半徑達到4 mm,幾乎是對折的程度。另外該片面板還整合了觸控功能,可折疊次數超過一百萬次。

可折疊面板的可靠度一直都是實現商用的重大關鍵,如果以一天折疊100次來計算,百萬次的可折疊次數足以使用20年以上,對於目前此技術鎖定的手機/平板應用來說,應是綽綽有餘。

下面是該片面板實際操作的影片:

 
該片面板呈現的效果相當吸睛,但由於友達目前還沒有可撓式AMOLED的量產線,短期內應該還沒有辦法出貨給客戶。

而在上述兩個展區之外,在此次Touch Taiwan展中特別設立的I-Zone全國創新顯示暨照明專題競賽專區中,還可以發現友達光電的另一項OLED展品。友達結合了OLED照明和可撓式OLED技術的優勢,端出名為「OLED光嫩膚面膜」的概念品,成功拿下競賽最大獎-最佳發明獎的肯定。


由於OLED照明目前有成本上的問題,要和LED等技術競爭一般照明的市場並不容易。但如果主打OLED照明技術的優勢,有望在特定的利基市場上找到應用面和客群(例如車用照明或醫美市場等)。

綜觀友達此次在Touch Taiwan的展出,於AMOLED的量產,前瞻的可撓式OLED技術,甚至是OLED照明應用上,應該都是現階段台廠中最成熟的。不過友達目前OLED的量產規模不大,也還沒有可撓式產線的投資,雖然主打如穿戴式裝置或VR等高加值市場,但如果沒有進一步擴大規模,在眾多面板廠投入或放大AMOLED投資的情況下,恐怕不容易保持在此市場的競爭能力。

2016年8月26日 星期五

群創於Touch Taiwan展示可撓式AMOLED樣品

相較於已實際在量產的友達光電,群創雖然承接了統寶以及奇美的OLED技術,也多次強調內部有持續在開發,但始終未見到相關的成果展示。這次在Touch Taiwan上,群創令人驚喜地展出了三組AMOLED展品,包括高ppi、可撓式以及車用等面向,宣示了其在AMOLED領域的技術能力。

此次展出的展品,有5.5吋534 ppi以及12.3吋的車用AMOLED兩款,而前者又分為單玻璃以及可撓式兩種設計,面板總厚度分別為0.5和0.31 mm。


一般的非可撓式的AMOLED,除了下方的玻璃基板,面板上方還有另一片玻璃基板作為封裝之用,故整個模組會包括兩片玻璃。群創此次展出的單玻璃AMOLED,便是把上層的封裝玻璃,改用可撓式AMOLED使用的薄膜封裝層取代。而另外一個可撓式的模組,則進一步把下玻璃基板也改用塑膠基板取代,進而實現可撓曲的功能。

故以這兩個樣品來說,其實單玻璃的樣品技術展示能力和可撓式的沒有太大區別,因為前者的技術已包在後者的技術之中。因此在這兩項展品中,可撓式的那塊面板重要度是比較高的。

該片可撓式AMOLED的厚度標註為0.31 mm,相較於其他廠商的展示品,應該還有再減薄的空間,而且現場展示的撓曲度其實並不明顯。像工研院以及友達此次都展出了厚度約為0.1 mm且可折疊式的AMOLED,相形之下, 群創此次的「可撓度」就有再加強的空間。

雖然可撓度表現沒有特別突出,但群創此次展示的5.5吋面板,其像素密度相當高(534 ppi),和目前市面上的旗艦AMOLED手機有同等水準。以三星最近推出的幾支旗艦機種為例,5.1吋的Galaxy S7像素密度為577 ppi,而5.5吋的Galaxy S7 Edge則為534 ppi,螢幕最大的Note 7則是518 ppi。也就是說,群創此次展出的AMOLED面板,其像素密度和同尺寸的Galaxy S7 Edge相同。

 (圖片來源:GSMArena)

Samsung Display能把AMOLED面板的像素密度推到超過500 ppi,靠的是特殊的像素排列方式(如Pentile等設計)。群創應該也是採用類似的特殊像素排列,透過子像素渲染(SPR, Sub Pixel Rendering)的技術提高等效像素密度。

從5.5吋的展品來看,群創目前在硬式AMOLED的技術應該比可撓式AMOLED更成熟,因此可以做到高像素密度,但可撓度和厚度還有再改善的空間。

另外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在於群創此次展出的兩片5.5吋AMOLED,其螢幕都左右兩側都有未顯示畫面的黑邊。因此讓這兩片的解析度是奇怪的1026 x 2560,相比於同樣像素密度的Galaxy S7 Edge的1440 x 2560,左右各少了207個像素。


這應該不是特殊設計的規格,較可能的原因或許是兩側的非顯示區在實驗上另有用途,又或者是受限於目前機台,無法於兩側達到和中央區域相同的顯示水準,故選擇遮蔽。但這並不影響面板其他區域的像素密度。

也就是說,群創此次展出的面板像素密度仍是貨真價實的534  ppi,只是解析度上的呈現較為奇怪,不至於影響其技術展示目的。



群創此次也一併展出車用的AMOLED顯示面板。該面板是非可撓式的玻璃基板AMOLED,像素密度也不如5.5吋的展示品。但尺寸大小來到12.3吋,算是實際符合車用儀表板的尺寸,也展示群創製作大面積AMOLED面板的能力。

在規格標示上可以看到解析度標註為1920 x RGB x 720,相較於5.5吋的規格只有寫1026 x 2560,並沒有在中間加註RGB,可以推測此片車用面板應該沒有採用特殊的像素排列,而是使用如一般LCD常用的RGB並列設計。這應該是因為此片車用面板的像素密度不高,因此不需要特別導入子像素渲染的技術。

 (圖片來源:androidcommunity)

不過車用面板的困難處,其實是在於遠較一般面板應用嚴苛的信賴性測試。群創這片12.3吋的AMOLED,雖然在大小上符合車用需求,但是否能通過車廠設定的信賴性測試,其實還不清楚。另外目前看到目標設定在車用的AMOLED螢幕,都是採用可撓式AMOLED的設計。群創可能同樣是受限於可撓式的製程或機台設備,因此只展出玻璃基板的車用AMOLED展示品。

總體來說,群創此次的AMOLED展出仍是相當正面,也對外展示了公司確實具備一定程度的AMOLED技術能力。未來是以此為基礎和夏普整合,又或者是如報載的雙虎共同合組軟性AMOLED國家隊,則還需要繼續觀察。

2016年8月21日 星期日

凱迪拉克展出配備曲面OLED螢幕及OLED照明的概念車款

(圖片來源:Slashgear)

在美國加州的Monterey Car Week盛會上,美國本土老牌車廠凱迪拉克(Cadillac)推出了他們新的概念車款-Escala。此部概念車的外觀設計強調「反派作風」(sinister look),內裝則維持一貫的奢華理念。從定位來看,應是以Mercedes-Benz的S Class,BMW's 7系列,以及Audi's A8為假想敵。

 (圖片來源:Slashgear)

Escala的儀表板+中控台由三片曲面OLED螢幕所組成,雖然不清楚實際尺寸,但三片螢幕的長度延伸到接近副駕駛座的位置,總寬度超過車室的一半。有趣的是,該組OLED螢幕的操作方式並不是透過常見的觸控,而是以聲控和手勢操作(voice and gesture control )來控制。

  (圖片來源:Slashgear)

這三片曲面的OLED螢幕是由凱迪拉克和LG Display共同開發。LG Display一直都有計畫把該公司對於大尺寸OLED的技術能力推廣至車用方面,今年年初的CES展上,LG Display就曾展示過12.3吋的曲面車用OLED螢幕;另外也有傳聞指出LG Display已和Mercedes-Benz簽約,未來計畫在新的E系列車型中加上曲面OLED螢幕

另外Escala的外部光源也是採用OLED照明,雖然目前還沒有明確資訊,但推測應該是指車頭燈以外的部分,即車尾燈和外部裝飾光源。

  (圖片來源:Slashgear)





凱迪拉克表示Escala未必會成為實際量產的車型,但相關的OLED技術都會導入後續其他車種當中。

各大車廠對於OLED技術越來越感興趣。凱迪拉克的Escala並不是唯一一個把OLED螢幕導入車內設計的車款, Audi去年在法蘭克福車展中展示的e-tron quattro Concept,其儀表板、中控台以及後座乘客的影音螢幕都是用OLED面板,中控台更是一個可折疊變化的可撓式面板。Porsche的電動概念跑車Emission E也配置了曲面OLED螢幕作為儀表板。

OLED照明也同樣開始進入車用市場,其進度甚至比OLED顯示器更快。像BMW的M4 GTS以及Audi的TT RS這兩款預計量產的車型,車尾燈都是採用了OLED照明。

關於Escala的三組曲面OLED螢幕,可以參考下面的影片:


來源: Slashgear , Yahoo Tech , CNet




2016年8月20日 星期六

Applied Materiasl第三季財報出色,受惠OLED設備需求成長強勁,

(來源:WSJ)

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及顯示製造設備商Applied Materials,於18日公佈其第三季財報,優於市場預期。第三季獲利達5.05億美金,較去年同期的3.27億美金成長53%;營收則較去年同期成長13.3%,來到28.2億美金。

Applied Materials表示公司持續收到來自3D NAND Flash以及OLED設備的強烈訂單需求。Applied Materials第三季總共收到價值36.6億美金的訂單,其中有8億3百萬美金是來自顯示設備需求。

Applied Materials指出OLED製造設備的需求成長,是訂單成長的一大動能。去年顯示製造設備的訂單LCD約占了7成;但到了今年,OLED和LCD的設備需求比重已互換,OLED的訂單占了全部的60-65%。

隨著OLED面板需求孔急,在面板商真正出貨獲利之前,設備商已大為受惠。除了Applied Materials外,提供雷射設備的Coherent、蒸鍍設備的Canon-Tokki等,都已收到大量訂單,甚至供不應求。

關於OLED相關設備,除了面板產業一般需要的PVD、PECVD等機台外,Applied Materials也開始以PECVD技術為根基,提供軟性OLED的薄膜封裝(TFE)設備。

Applied Materials對後續需求成長仍持續看好,認為第四季依然會維持向上的成長趨勢。在財報公佈後,Applied Materials的股價應聲上漲近6%。

來源:Reuters , Bloomberg , OLED Info

2016年8月16日 星期二

工研院及友達光電之可折疊式AMOLED雙雙拿下顯示器元件產品技術獎肯定

 (圖片來源:udn)

已發展為國內最大觸控及光電相關領域展覽的Touch Taiwan,今年將於8/24-26在南港展覽館舉行。而由台灣顯示器產業聯合總會(TDUA)舉辦的「顯示器元件產品技術獎Gold Panel Awards」,也將在Touch Taiwan 2016的開幕上進行頒獎儀式。

其中代表產業界前瞻技術突破的「卓越技術獎」,今年評選的三項技術中,有兩項和軟性AMOLED有關。分別是工研院顯示中心的「Ultra-thin Foldable AMOLED with On-cell Touch Panel」,以及友達光電的「可摺疊AMOLED顯示技術」。巧合的是,兩者都是可折疊式AMOLED的技術研發,顯見無論產官學界,似乎都看好折疊式的軟性顯示器成為下一個爆發性成長的應用

根據報導,工研院的可摺疊AMOLED運用了「多用途軟性電子基板技術(Flexible Universal Plane; FlexUPTM)」,這應是指之前工研院技轉出去成立的宇威材料科技所持有的軟性基板技術。另外該技術還有強調加上了On-cell touch,推測可能是做在另一塊軟性基板上,再以對組完成封裝。該技術的亮點應在於如何克服觸控訊號/雜訊比以及面板厚度的兩難問題,但實際觸控效果可能要待展示上才能見分曉。

不過工研院似乎在去年的Touch Taiwan就展示過名稱相似的「On-cell Touch AMOLED」。對照技術名稱,也許工研院的顯示中心在這一年之間又成功地把面板總厚度給減薄(去年的厚度標註為小於0.1 mm)。

下方的影片為媒體採訪工研院去年的 On-cell Touch AMOLED 面板之影片。可以看到展品上有著許多亮/暗線的缺陷,另外可撓曲半徑似乎還未達到可被稱為「對折」的程度。根據工研院網站上的資料,彎曲半徑為7.5 mm,另已通過連續摺疊一萬次的可靠度測試。相信工研院今年應該在彎曲半徑和可靠度這兩點上有新的突破。


友達光電得獎的可摺疊AMOLED顯示技術,雖然名稱內沒有註明,但依部分媒體的報導,該面板技術同樣也有觸控功能,只是不清楚作法和工研院是否相同。另外該面板宣稱可通過一百萬次的反覆摺疊,在可靠度上有所突破。如果真能實現百萬次等級的可操作性,應是足以運用在商用產品上。

友達的展品可能和今年2月自由時報曾報導過的可摺疊AMOLED相似(內有影片,因設為非公開故未直接崁入)。根據報導內容,該面板厚度同樣為0.1 mm,但可摺疊半徑達到4 mm,較工研院更接近對折。今年2月時可靠度只做到20萬次,半年之內進展到突破百萬次,進步了5倍之多,速度相當驚人。另外2月時似乎也還沒有整合觸控功能。

友達光電目前有小規模量產AMOLED(玻璃基板,非軟性),未來也許有機會進一步投資軟性AMOLED量產;而工研院也有和面板廠華映光電有軟性AMOLED技術的技轉協議。因此,雖然這兩項技術目前都是被列在較前瞻的「卓越技術獎」分類,但順利的話,很快就會有機會看到它們被實現量產的一天。

此兩項先進技術皆會於Touch Taiwan上作展示,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親自到會場觀賞。

來源:2016 Golden Panel Award , 科技新報 , 自由時報 , 工研院 , 蘋果日報

2016年8月15日 星期一

分析師預測iPad最快2018年起採用OLED螢幕

(來源:gsmarena)

根據KGI分析師郭明錤(Ming-Chi Kuo)的報告,繼Apple Watch及幾乎確定會出現的OLED版iPhone後,蘋果將會把OLED技術導入更大尺寸的產品-iPad。最快2018年就會看到採用「可撓」式OLED(Flexible AMOLED)的iPad出現,替這已現疲態的產品線增添新的賣點。

郭明錤並預測明年將有三款新的iPad產品出現,分別是10.5吋的iPad Pro,12.7吋的iPad Pro 2,以及一個低價版的9.7吋iPad。最後一個產品可能是用來取代久未更新的iPad mini,並和大尺寸的iPhone plus作出更大的區隔。三者的CPU(前兩者為A10X,平價iPad則是A9X)都會由台積電以10 nm製程獨家代工生產。

今年起已有多款筆記型電腦或平板兩用型筆電導入OLED螢幕,至少代表OLED在生產技術上已可支援大尺寸的產品。依此技術趨勢,若說2018年時10吋左右的可撓式OLED螢幕已可量產,應該不是太離譜的預測。但重點在於這個「可撓」的特色能替iPad增添多少特色。

由於尺寸的關係,如果是類似Galaxy S7 Edge那樣在螢幕兩側做彎曲延伸,平板的效果未必如同在5-6吋的手機上那麼好。但若猜測2018年可折疊式的OLED平板螢幕技術就已成熟(如同Lenovo年中展示的Folio),那似乎也太過積進冒險。

事實上,包括傳聞中可能採用可撓式AMOLED的iPhone在內,以設計獨步業界的蘋果會如何運用OLED的特色,做出前所未見的手機和平板,其實很多人都拭目以待。

來源:CNet, MacRumors

2016年8月14日 星期日

Samsung Display Q2手機OLED面板出貨創歷史新高,但仍供不應求

 (圖片來源:Forbes)

根據IHS的報告,Samsung Display今年Q2的OLED手機面板共出貨9838萬片,創下歷史新高,年增率(YOY)達81.3%。目前在手機的OLED面板市占高達99%,幾近壟斷了OLED手機面板的供貨。

下圖為近一年半來Samsung Display手機OLED面板的出貨變化,除了去年Q1到Q2有小幅下滑外,近一年來每一季手機OLED面板的出貨都在成長,照這趨勢發展,應該很快就會達成單季出貨破億的里程碑。


IHS估計今年Q2出貨的手機中,至少有25%是採用OLED手機,顯見OLED螢幕已越來越受到智慧型手機用戶的喜愛。2014年時,扣除Samsung自身品牌的手機不計,市場上只有21款手機採用OLED面板,而這個數字到了2015年已翻倍成長。

中國手機品牌如VIVO和OPPO等廠商的採用是一大助力,而且在中國市場也取得了極佳的銷售成果。以OPPO為例,原先估計今年度全年的銷售目標為6000萬台,由於使用OLED面板廣受歡迎,今年六月已調升全年目標至8000萬台,最近更計畫調整為9000萬至1億台之間。因此也需要更多的OLED面板供應。

但雖然來自市場面的需求不斷成長,Samsung Display自身的供應能力卻已遇到瓶頸。根據消息,今年Samsung Display計畫供應1億片OLED手機面板給中國客戶,另外供貨2億4千萬片給關係企業Samsung Electronics。但這原先擬定的配貨比例顯然已無法滿足中國客戶的強烈成長需求。

也因此,包括OPPO等廠商的手機銷售成長反而有可能會受到OLED面板供貨不足而拖累。近期更傳出小米試圖向Samsung Display下訂單,卻得到最快要到明年下半年才能出貨的回覆。而小米最近推出搭載OLED螢幕的紅米Pro手機,其面板來源據傳是中國面板廠商和暉光電以及京東方,或許這也和Samsung Display供貨短缺有關。

因此,妨礙OLED手機面板滲透率繼續成長的,很可能不是市場需求,而是Samsung Display自身的生產能力。

為了滿足客戶端的強烈需求,Samsung Display正積極投資擴產。今年六月有傳出Samsung Display計畫砸下8兆韓元以增加5成以上的產能。預計在擴產完成後,每年的智慧型手機OLED面板出貨量可由原先的3億片,增加為5億片以上。但新產能的開出還需要時間,而且也必然需要保留大量產能以供貨給Apple的iPhone使用。因此在其他廠商還沒能大量出貨之前,市場上手機OLED面板仍有很大機會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態。

IHS預估今年全球OLED手機面板的出貨量將達3億6688萬片,後續三年則各是4億5515萬,5億5893片和6億6365萬片。

來源:Business Korea , ETNews

2016年8月12日 星期五

中國通過反壟斷審查,鴻海正式完成夏普併購

 
(來源:Nikkei Asian Review)

鴻海本週四表示,中國政府關於併購夏普的反壟斷審查已經核可,鴻海可正式向夏普注資,並取得66%的股權。夏普週五確認了此項消息,社長高橋興三也正式辭職,預計會由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倚重的副手戴正吳接任,這也是首位台籍的日本電器大廠社長。

為了拯救夏普的財務危機,雙方在4月份達成投資及合作協議,鴻海出資3888億日圓以換取66%的夏普股權。 台灣和歐洲分別在5月及6月完成審查,但中國的審查卻意外卡關。也讓鴻海的資金無法到位,夏普方面甚至有自行啟動OLED量產研發的計畫傳出

隨著鴻海的資金和管理人員入駐,雙方的統合速度也會加快。相對的,衝突和矛盾也會一一浮上檯面。接下來的這段磨合期會是雙方能否聯姻成功的關鍵時期。

由於憂心鴻海資金生變,夏普近期股價持續下探,甚至跌破鴻海認購夏普新股的價格88日圓。在鴻海確定完成併購後,週五夏普的股價大受激勵,回升了21.3%來到108日圓,重新站上百圓關卡。

夏普為了爭取iPhone的OLED面板訂單,訂下了2018年量產的計畫。但因為鴻海併購案審查花了比想像中久的時間而延誤,如果想要維持原時程目標,接下來就得要加快腳步。但好消息是夏普據傳已取得一台Canon Tokki的蒸鍍機台,在設備供貨吃緊的情況下,已先確保了其中一項關鍵生產設備。

來源:Nikkei Asian Review , WSJ

2016年8月11日 星期四

UBI估計OLED照明市場將快速成長,2020年市場規模可達16億美金

(圖片來源:OLEDNet)

UBI Research 8號發佈了最新的年度OLED照明分析報告。根據報告,2016年全球的OLED照明市場規模為1億1千4百萬美金,而到了2020年將成長至16億美金。其中從2017年至2025年,每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更高達66%。

目前OLED照明市占最高的是LG Display,占全部的15%。這數字比想像中低,可能和OLED照明市場並未真正打開,且仍有許多小規模的業者參與其中有關。但LG Display是市場中最積極投資者,隨著其勇於擴產而拉開和其他競爭者的差距,在UBI Research 2020年的市占估計中,LG Display將囊括過半的53%,成為市場最具份量的廠商。


UBI並認為車用以及室內照明會是OLED照明最主要的兩個商機。車用照明雖然2016年的市場規模只有3百萬美金,但到了2019年將成長至2億9千6百萬美金,並正式超越OLED室內照明的產值。到了2020年,OLED車用照明市場的規模將進一步達到8億2千1百萬美金,顯見其成長之迅速。

OLED室內照明在2019及2020年的預估規模則分別是1億8千3百萬及4億9千4百萬。

可撓性被認為是OLED能打進車用照明的一大特色,UBI推測在車用OLED照明應用中,有超過75%以上的OLED照明會採用可撓式燈片。

來源:OLEDNet(1) , OLEDNet(2)

2016年8月9日 星期二

鴻海收購卡關,夏普擬自行啟動OLED量產計畫



(圖片來源:Bloomberg)

由於中國的反壟斷法審查遲遲未能通過,鴻海收購夏普的計畫目前仍未有實際進展。為了不再延誤OLED量產的時程,夏普擬自行啟動OLED量產計畫,希望能趕上原訂2018量產的目標。

根據《日刊工業新聞》 的報導,夏普計畫使用三重縣多氣市的三重工廠提供OLED試產的基板。該工廠的月產能約可提供60萬片智慧型手機面板。未來正式量產時,則計畫引入三重縣龜山工廠的產能。但由於龜山工廠也必須要持續生產液晶面板,故也不排除結合鴻海的背板產能。

鴻海/夏普的OLED研發計畫是以堺工廠為中心,但由於堺工廠為10代線,目前OLED的蒸鍍機台最大則只支援到6代線尺寸(1500 x 1800 mm2)的一半,意味著堺工廠生產的基板尺寸並不適合OLED試產使用,故前期會使用三重工廠的基板。

夏普在三重共有三座工廠,要作為OLED基板,尺寸為4.5代線(730 x 920 mm2生產高解析度LTPS基板的第三工廠是最有可能的選項。而龜山第一工廠為6代線尺寸,也很合適作為下一階段OLED的基板使用。

據此推測,夏普的OLED量產計畫應是先以4.5代尺寸作為研發線,試量產及正式量產線則使用6代線的設備(使用基板為6代對切)。事實上,如有需要,6代線的基板也可支援4.5代線使用,因為4.5代線的基板大小恰好為6代線的基板的1/4。

鴻海之前在日本設立了成員網羅自日本公司離職人材的「富士康日本技研」,之後該單位的研究人員也會轉移到堺工廠 。但這也代表鴻海/夏普未來的OLED研發計畫,其內至少包括夏普、群創、鴻海和富士康技研至少四方的人馬,有多頭馬車的疑慮。

也許在資金、設備、工廠等因素之外,人員之間的統合管理也是夏普量產OLED計畫的另一項關鍵。這可能也是為什麼郭台銘會委請有整合群創、奇美、統寶三合一經驗的段行健赴日坐鎮的原因。

來源:日刊工業新聞

2016年8月7日 星期日

UDC和天馬微電子簽訂專利授權及材料供貨協議

(圖片來源:Tianma)

由於材料專利保護等因素,部分OLED材料廠商對於進軍中國抱持著疑慮的態度。但無可否認的,正在積極擴產和投資OLED的中國面板廠,以及快速成長的中國智慧型手機OLED面板市場,對於OLED材料商來說都是一個難以放棄的商機。

而在OLED磷光發光材料上有著幾近獨占地位的UDC(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已朝中國市場走出了第一步。

日前UDC和中國的天馬微電子簽下了五年的專利授權及材料採購協議,UDC提供天馬非獨家的專利授權,並會向天馬販售UDC的磷光材料。

天馬目前各有一條4.5和5.5代的OLED產線,目標今年內量產出貨給客戶。和UDC新簽的合約也許還來不及把UDC的磷光材料導入第一批產品,但有了UDC磷光材料的支援,之後天馬的OLED元件表現應該有望更加提升。

合約協議的內容並不清楚,雖然UDC允諾提供磷光材料給天馬,不過UDC會否提供最新世代的產品其實是件值得玩味的事。也就是說,相比UDC提供給SDC的材料,天馬拿到的可能是前幾代的材料。但即使如此,相比天馬手中現有的解決方案,也許仍然有性能上的提升。

另外在取得UDC的專利授權後,天馬出貨的AMOLED面板對於客戶來說也較不會有專利侵權的疑慮。先不提和韓廠的競爭,和其他未取得專利授權的中國對手,此次簽約將有助於天馬拓展業務,尤其是對於銷售範圍不只限於中國境內的產品上。

UDC和天馬的合作可以視為UDC對中國市場的試金石,如果之後能解除專利保護的疑慮,進而讓全中國OLED面板廠商的磷光材料都導入UDC的產品,對UDC的營收和發展必然會大有幫助。 

來源:Business Wire, CTimes

2016年8月2日 星期二

Oculus Rift中的兩片AMOLED面板成本約70美金

(圖片來源:Oculus)

IHS釋出了他們對於VR裝置Oculus Rift的拆解及評估成本報告。根據分析,整組裝置中,VR頭盔約占了70%的成本($140 / $200)。而這其中又以兩片AMOLED為最昴貴的零組件。

Oculus Rift使用了兩塊由Samsung Display生產,大小為3.51吋,解析度1200 x 1080(故兩塊合起來的視野為1200 x 2160)的AMOLED。該面板採用LTPS背板,並使用Pentile子像素排列技術。

由解析度及螢幕尺寸換算之像素密度為460 ppi,雖然不及Galaxy S7手機上那片5.1吋,解析度2560 x 1440的577 ppi Super AMOLED面板,但Rift用的這組AMOLED面板有較高的螢幕更新率(90Hz)以減輕殘影和暈眩問題。

由於規格相近,推測HTC Vive也是用同樣來源的同一塊面板。

根據IHS的估計,這兩片AMOLED面板合計成本為69美金,即單片接近35美金。這也許可視為目前VR用途AMOLED面板的參考價格。

而且這個價格比起一般智慧型手機AMOLED的報價要來得高,根據3月時IHS的報告,5吋FHD的AMOLED面板報價約為14.3美金,約只有Rift VR AMOLED面板的40%。顯見目前高技術門檻的VR AMOLED面板仍是具高含金量的高規產品。

來源:IHS


2016年8月1日 星期一

群創最快明年出貨穿戴式PMOLED面板

 (圖片來源:.flexible-display.net)

上週群創舉行法說會,除了公佈今年Q2的營收狀況外,也對公司後續的發展方向進行說明。

新上任的董事長兼執行長王志超,在被問到OLED相關問題時,表示仍不確定OLED是否就是下世代顯示技術的勝出者,因此現階段對OLED的投資仍較為保守。

但王志超強調群創繼承了過去統寶以及奇美的研發能量,目前已有量產硬式OLED的能力。但目前市場上對可撓式的OLED面板較有興趣,故持續進行研發中。

值得注意的是,王志超提到群創已和客戶合作,將利用現有的OLED機台,生產供穿戴式裝置使用的PMOLED。年底前即可完成準備,預計明年量產。

相較於AMOLED,PMOLED的製作較簡單,而且不需要LTPS等高解析度背板技術。但相對的,PMOLED的生產更重視材料使用率和良率等細節。也就是說,適合生產PMOLED,以及適合生產AMOLED的機台設備並不相同。

群創放棄自己在背板技術上的優勢,純粹以PMOLED打入市場,似乎有點可惜。至少就量產經驗以及機台的合適度來說,可能短期內仍難以和錸寶、智晶等PMOLED廠商較勁。

來源:UDN , 中央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