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6日 星期二

柔宇和SFA簽訂價值5350萬美元的生產設備合約

(圖片來源:twoeggz.com)

為了爭食各大面板廠在OLED擴產上的訂單,各家設備廠無不卯足全力。韓國設備SFA在策略性併購SNU後,於OLED生產設備上的實力大增,本月初更傳出拿到來自中國柔宇的生產設備合約,總金額達5,350萬美元。

柔宇目前正在深圳設立5.5代的生產線(但他們對外宣稱是類六代),目標月產能達45,000片。生產線的總投資金額需要約17億美金,但從成立以來,包括去年11月從數家創投公司拿到的8,000萬美金,柔宇至今總共只成功募資2.8億美金,故外界推測這中間還有很大的資金缺口。

事實上,自成立以來,柔宇一直是間極具話題性又帶有爭議性的新創公司,公司聚焦在極度前瞻的技術,但實際的作為卻不多。就連幾次展示的展品,也被懷疑究竟是自製或外購。柔宇宣稱在深圳的生產線2018年便會開始運作,但從目前才簽訂設備合約的進度看來,要如期生產的可能性或許不高。

來源:OLED Info, Korea Herald

2017年5月15日 星期一

京東方成都六代可撓式AMOLED產線點亮

(圖片來源:OFweek)

京東方於5/12宣佈其成都的六代可撓式AMOLED產線(B7廠)成功點亮可撓式AMOLED面板,雖然消息稍晚於天馬武漢的六代AMOLED線,但京東方這條六代線是完全的可撓式AMOLED產線,且月產能規劃達4.8萬片,對於中國的AMOLED產能成長來說是重要的里程碑。

B7廠於2015年5月開始動工,2016年3月宣佈追加245億人民幣用於可撓式AMOLED生產,總投資金額達465億人民幣。去年7月主體廠房封頂,不到一年的時間實現首片可撓式面板點亮。點亮可撓式AMOLED面板意味著除了蒸鍍段外,也包括了六代線的薄膜封裝製程,其難度比起單純的玻璃硬式AMOLED來說要更加高。

(圖片來源:OFweek)

除了成都的六代線外,京東方在四川綿陽也投資了另一條六代可撓式AMOLED生產線,產能一樣規劃為4.8萬片。該產線去年12月動工,預計2019年投入量產。在成都和綿陽這兩條產線上線後,京東方將會擁有全中國最多的(可撓式)AMOLED總產能,並成為韓廠之外的另一重要勢力,也確保中國包括智慧型手機品牌在內廠商的AMOLED貨源。

從天馬到京東方六代線的點亮,可以看到中國一貫在土建上的高效率,但在拚出首片點亮面板後,後續如何調校出高生產良率,就得看各家手下的真正硬功夫了。目前來說,還很難斷言在年底之前能不能看到天馬和京東方的六代線真正對市占作出貢獻。

來源:36Kr, OFweek

2017年5月9日 星期二

友達光電下半年每月OLED出貨量將達百萬片

 (圖片來源:Information Display)

受惠於大尺寸TFT-LCD面板市場行情高潮,友達光電今年第一季繳出了近九年來最佳的財報成績。至於OLED的部分,友達表示OLED面板的出貨量有望在今年下半年達到單月百萬片的成績。但產品主要仍是智慧型手錶等穿戴式裝置,面板尺寸較小,雖然出貨數量高,整體面積仍有限。

Samsung Display在智慧型手機AMOLED面板的市場有著絕對的優勢,為了避免正面交鋒,友達選擇智慧型手錶作為突圍市場。另一方面,友達目前只有新加坡4.5代線以及林口的3.5代線,月產能有限,選擇尺寸較小的穿戴式裝置作為產品主力也是合理的選擇。

友達目前主推1.2吋和1.4吋的圓型AMOLED面板,預計今年至少會有9家跨界的品牌採用友達的圓型AMOLED面板,Q2起就會開始出貨。

友達在智慧型手錶上找到了一塊小的利基市場,但受限於產能,無法擴大市占規模,未來更可能被其他大舉投資OLED產線的競爭對手超越。由於面板廠在台灣募資不易,也欠缺政府的補助優勢,先前曾炒過新聞的AMOLED國家隊最後也沒有下文,導致友達在AMOLED擴產的腳步上顯得較為保守。但該公司近一年來營運成績出色,或許有助於未來在AMOLED領域投資的規劃。

至於台灣另一間重點面板廠群創光電,去年曾宣示今年會開始出貨PMOLED,但截至目前似乎還沒有聽到有相關消息傳出。整體來說,相較於中日韓在AMOLED積極的投資氛圍,台灣在這一波AMOLED競賽中似乎缺少可見度。

來源:DigiTimes

2017年5月7日 星期日

天馬六代LTPS剛性/可撓性AMOLED線成功點亮

 
 (圖片來源:OLEDNet)

上月底,天馬微電子位於武漢的六代LTPS AMOLED產線成功點亮了AMOLED面板,該座工廠不僅是中國首條運作的AMOLED六代線,也是繼韓國Samsung Display外,第二間成功產出的六代AMOLED產線。LG Display位於龜尾的六代線E5廠預計今年六月才會開始生產 。

武漢的這條六代LTPS AMOLED從2016年1月開始動工,投資金額為120億人民幣。最初計劃作為LCD生產用,2016年5月宣佈轉為AMOLED工廠。原訂今年下半年開始投產,但最終進度超前了三個月以上,提前點亮面板。這條六代線月產能預估達30,000片,可同時生產一般剛性及可撓式AMOLED。

天馬2010年就建立了中國首座4.5代試量產線,2013年投資5.5代AMOLED產線,並於2016年開始出貨。這些投資讓天馬累積了OLED蒸鍍段的前板經驗。而天馬也是中國首間投資LTPS背板技術的面板廠,結合了前板和背板的技術實力,讓天馬率先在中國六代線的競賽中脫穎而出。

在去年的MWC展上,天馬曾展出5.46吋可撓式HD AMOLED面板,以及玻璃基板的5吋HD和FHD,5.5吋的FHD AMOLED面板。天馬表示這條六代線的產品線會以AR, VR相關應用、穿戴式裝置以及可折疊式顯示器為主。


 (圖片來源:OFweek)

天馬等廠商成功量產AMOLED面板,對中國眾多渴望AMOLED面板的智慧型手機廠商來說可說是及時干霖,也對目前算是Samsung Display之外第二順位選擇的LG Display產生了壓力。但即使是LG Display目前所供應的中小尺寸面板,在品質以及供貨穩定度上也難以稱得上令人滿意,相信這也是其他廠商必須面對的課題。對眾多投資六代線的面板廠來說,成功點亮可說是通過了第一道關卡,但要能穩定生產甚至真正獲利,中間還有許多難關需要克服。

來源:OLEDNet, Business Korea

2017年5月3日 星期三

由Merck主導的TADF開發專案獲歐盟4百萬歐元補助

(圖片來源:eenewseurope)

由Merck主導,並集合法國的Microoled、德國的Fraunhofer-IOF、英國的Durham University 以及盧森堡的Intelligentsia Consultants等四間產學研機構所組成的研究團隊,上月宣佈獲得歐盟Horizon 2020 research專案所補助的四百萬歐元經費,將執行計畫為期三年的「HyperOLED」研究計畫,目標運用TADF材料發展高效率和低成本的顯示器和固態照明應用。

該計畫宣稱將以TADF主體材料搭配特別設計的螢光發光材料,而非單純的TADF發光機制(TADF主體+TADF發光材料)。計畫名稱「HyperOLED」和日本的TADF材料公司Kyulux所定義的第4代發光機制Hyperfluorescence相似,但Kyulux的Hyperfluorescence是在主體材料中同時摻雜TADF材料以及螢光發光材料,也就是在發光層內同時運用三種不同材料,而HyperOLED看來則是把主體材料和TADF材料的功能結合,另外螢光材料也需要特別設計。

 (圖片來源:Kyulux)

事實上,計畫成員中並沒有包括TADF發光材料公司,像是同樣位在歐洲的Cynora。Merck雖然研發並販售OLED材料,但Merck近年已未在發光材料領域著墨。故HyperOLED計畫應該是要以不使用TADF發光材料的方式實現,計畫的材料研發重心為TADF主體材料以及適合的螢光發光材料。

根據計畫說明,此計畫將使用白光OLED結構,並應用在大面積的輕薄OLED應用以及固態照明上。另外,微型顯示器(Microdisplay)也是其中一項應用目標,透過把白光OLED製作在整合CMOS的晶圓基板上,可實現超高解析度的特殊應用。計畫成員中的Microoled便是以OLED微型顯示器為重心。

也就是說,此一計畫會是以開發使用TADF機制(主體材料,非發光材料)的白光OLED,並簡化OLED結構,希望能實現減少製造成本的高效率OLED元件。由於發光材料使用螢光機制,故不需要使用稀有金屬,大幅減低材料費用;而白光OLED可以避開RGB OLED的FMM(金屬精細遮罩)難題,提升產能和良率。另外,此一計畫也會研究發光偶極排列以及光取出技術以提升OLED效率。

事實上,此計畫可視為兩個主題的結合:

1.以白光OLED作為顯示和照明用途,以及
2.透過導入TADF機制減少材料成本,並提升藍光壽命和效率。

如果只有第一部分其實並不是太新穎,但加入第二部分的TADF後就變得較有吸引力。TADF目前已變成OLED領域裡越來越受關注的研究主題,KyuluxCynora等TADF材料開發公司都得到許多大廠資金投資,未來TADF材料能否取代現今主流的磷光發光材料,又會以什麼樣的型式取代?是以單純TADF發光材料,或是結合TADF發光材料和螢光發光材料的Hyperfluorescence,還是會直接以TADF主體材料搭配螢光發光材料?目前這場新世代OLED材料競賽,可說才剛剛鳴響起跑槍聲而已。

來源:Merck , OSADirect

2017年5月1日 星期一

UBI:Samsung Display將設立新的OLED七代線

(圖片來源:PCMag)

Samsung Display目前在中小尺寸的OLED面板市場中有著95%以上的市占率,然而面對LG、JDI和中國多家後進廠商積極投資的威脅,除了以手上的量產Know-how作後盾外,為了保持差距,Samsung Display有可能會往下一世代,更大尺寸的生產設備前進。

根據UBI Research的CEO Yi Choong-hoon透露,Samsung Display將興建第七代的OLED產線。目前Samsung Display最大的OLED量產產線尺寸是六代線,LG、京東方、Sharp等計畫要投資興建的OLED產線也是此一尺寸。Samsung Display所規劃的七代線基板尺寸是更大的1870 mm x 2200 mm,如同早期的LCD尺寸不斷往上成長的推動動力,更大尺寸的基板可以一次產出更多的面板,單位成本會顯著下降。但前提是必須克服基板變大所產生的量產考驗。

由於目前OLED的產線多半以對切的方式製作,所以雖然是七代線的基板,但理論上可以用支援一半尺寸的生產機台即可產出。以七代線對切來說,那就是1870 mm x 1100 mm,略小於全尺寸的六代基板。

雖然理論上七代線有成本上的優勢,但LTPS設備、OLED蒸鍍腔體以及金屬精細遮罩工藝等設備廠商,是否準備好對應如此大尺寸的生產機台,其實是個很大的問號。而且目前各設備商光應付包括Samsung Display在內的各家廠商對六代線機台的訂單就已應接不瑕,會在此時另外拉出一條七代線的戰線是相當讓人意外的。畢竟即使Samsung Display有這樣的野心和企圖,也要有廠商願意配合他們開發才行。

另一方面,過去LCD尺寸世代放大,主要是因為可支援更大的電視面板,以及實現更經濟的切割使用率。目前OLED面板的主要應用還是以中小尺寸的行動裝置為主,把尺寸由六代對切衝上七代對切,頂多是切割片數增加,雖然確實會對成本有幫助,但考慮技術突破的難度以及良率的下降,最後會不會有正向的效益,其實不容易評估。事實上,目前LCD的中小尺寸面板多半也都是以六代線(全板)以下的產線製作。

當然,考慮目前OLED設備多半都還是標準基板的對切,未來技術確實有機會往更大世代的設備發展。但現階段比較可能的規劃應該還是增加六代線的數量和產能,七代線或更大的設備則是一邊進行評估,一邊進行共同開發,或甚至設立試產線來測試。

根據UBI Research的說法,Samsung Display預計明年第二季上線量產的A4廠就會是七代線尺寸的OLED產線,究竟會否成真,外界可以靜待其進一步的消息揭露。

來源:Korea Hea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