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1日 星期六

新一代Audi旗艦豪華房車A8將採用OLED車尾燈

(圖片來源:Audi)

Audi新一代的豪華房車A8預計於年底上市,如同該品牌鮮明的科技形象,A8也導入多項新穎科技。其中車尾燈將使用OLED照明,有可能是Audi首台標配OLED照明的車款(先前Audi TT RS的OLED尾燈為選配)。

從設計圖看來,Audi所使用的OLED燈片是製作在玻璃基板上,而不像近期智慧型手機上常見的可撓式OLED設計。如果A8的OLED燈片供應商和TT RS同樣是OSRAM,那應該是合理的結果因為並未聽聞OSRAM有能力供應可撓式的OLED產品。但如果要進一步發揮OLED在車用照明上的設計彈性以及重量和體積上的優勢,相信未來還是會朝可撓式OLED燈片發展。

A8的車尾燈照明左右邊各有四片OLED燈片,每片燈片上再切割成7塊型狀不同的區域,可分別驅動點亮。實際車尾照明的動態效果請參考以下影片。


來源:Motor1, onlineAuto

2017年10月20日 星期五

京東方將出貨可撓式OLED給華為

 (圖片來源:Nikkei)

之前曾有消息傳出京東方的成都B7廠將在本月底量產出貨,而現在有進一步的消息指出首名客戶將是中國最大智慧型手機品牌-華為(Huawei)。京東方預計提供給華為5.5吋的可撓式OLED,另外也計畫從11月起開始生產另一款5.99吋的面板。

據了解,受限於偏低的良率,京東方目前的月產能每月只有10,000片,遠不及B7廠原先規畫的單月48,000片。B7廠的48,000片應是代表有三條OLED線,但也可能因為成本考量或部分機台還沒有到位,並沒有一開始就把三條線都投入運轉,所以真正的良率估計只有京東方內部的人自己清楚。如果直接以這兩個數字估算,代表著目前B7廠的良率恐怕不到二成。但事實上這個數字其實並不會很讓人意外。甚至可以說如果剛開始生產就能有二成的良率,那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京東方首次出貨就能打進華為這個重量級的客戶是件好事,未來可以憑華為的產品成果向其他潛在客戶證明自己的技術實力;而對華為來說也是如此,由於華為的龐大出貨量和Samsung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競爭關係,也許不容易直接和Samsung Display建立穩定的供貨關係,能從國內面板廠手上拿到可撓式OLED面板是一項重大突破。但像LG Display近期量產出貨的可撓式OLED面板傳出有品質上的疑慮,可能要等到華為實際使用京東方可撓式OLED面板的產品真正上市後,我們才能對京東方的OLED技術水平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來源:ETNews

2017年10月18日 星期三

採用LG Display pOLED的LG V30和Google Pixel 2 XL螢幕品質於部分評測中招致劣評

 (圖片來源:TechAdvisor)

LG Display過去在OLED領域的主力放在大尺寸電視產品上,對中小尺寸OLED的著墨較少。但LG Display計畫進軍智慧型手機OLED面板市場,新的可撓式工廠也開始生產出貨,像LG自家的旗艦手機V30以及Google今年的重點機型Pixel 2 XL,都是使用LG Display所生產的可撓式OLED (pOLED)。但在部分媒體評測中,LG Display所生產的P-OLED似乎在顯示品質上不如Samsung Display 的Super AMOLED。

LG V30和Google Pixel 2 XL使用都是LG Display生產的P-OLED,帳面規格如出一轍:18:9的6"螢幕,解析度2880 x 1440(538 ppi)。以像素密度來看,Pixel 2 XL使用的LG Display P-OLED甚至高過使用Samsung Display Super AMOLED的Pixel 2(5" 1920 x 1080,440 ppi),但實際使用上的體驗似乎並不是如此。

根據ArsTechnica的評測結果,不管是LG V30或是Google Pixel 2 XL,其OLED螢幕都有成因不明的暗沉顆粒感,尤其在低螢幕亮度及低亮度環境下,或是捲動螢幕時特別容易察覺;LG Display的OLED螢幕在低亮度時也有亮度不均(螢幕下方角落區域較亮)和水平帶狀痕跡的問題。和使用Samsung Display OLED螢幕的Pixel 2放在一起相比,更容易察覺顯示品質的差異。

另外如果把Pixel 2 XL使用在VR頭盔(Google DayDream),由於光學的放大效果,這些問題會更明顯,使得VR體驗品質下降。

 (左:Pixel 2;右:Pixel 2 XL。圖片來源:ArsTechnica)

(左:LG V30;右:Samsung Galaxy S8。圖片來源:ArsTechnica)

量產OLED面板從來就不是容易的事,即使規格符合要求,但很多細節都會造成品質的巨大差異。每一個環節透過經驗所累積的Know-how,對後進者來說都是需要跨越的鴻溝。LG Display目前算是鳴響了量產的槍聲,但何時才能真正站上一線的水準,恐怕還需要觀察。

來源:ArsTechnica, OLED Info

2017年10月8日 星期日

JDI和JOLED正尋求資金投資以推動OLED量產

(圖片來源:Nikkei Asian Review)

撇開Sharp以外,日系的兩家面板廠商JDI和JOLED正尋求資金投資以推動OLED量產。JDI瞄準中小尺寸而JOLED則以中型以上的面板尺寸為目標,兩廠都希望能在2019年實現量產。

JDI先前宣佈了公司要全速轉向OLED,更作出了「沒有OLED就沒有未來」的堅決宣言。由於公司過去主要獲利的智慧型手機LCD面板遭受OLED面板的打擊,迫使JDI必須轉向OLED作為公司的新核心技術。而且轉型的速度必須要快,否則JDI將無法扭轉財務窘態。

為了快速推動量產,JDI估計需要投入2000億日圓(約17.7億美金),由於公司財務狀況不佳,希望由外部尋求資金合作。為此,JDI願以拿出OLED技術作為交換。因為判斷不容易再由日本國內募集到資金,JDI把目光轉向海外(中國、韓國和台灣)的投資者,根據報導,京東方和華星光電都已表達初步的興趣。

 (圖片來源:kknews)

作為市場的後進者,JDI表示該公司的技術會是目前市面量產用的蒸鍍技術的進化版,也就是比起Samsung Display更為先進的技術。 如果真能實現,即使是市場的後進者,也有機會和領先者一搏。

一但敲定了資金合作對象,JDI希望在明年三月提出全新的公司轉型計畫;而在引入新資金後,公司的股權組成也會有改變。加上目前持有JDI 36%股份的INCJ計畫降低持股,很可能在明年轉型計畫提出的同時,公司的經營團隊也會有大變動。

另一方面,JOLED從創立之始便以平板及筆電等中型OLED螢幕為產品目標,而且不使用傳統的蒸鍍製程,而是要以更新穎的印刷式製程來實現量產。相較於蒸鍍技術,印刷式製程會有更好的材料使用率,生產的機台造價也會較便宜,讓量產的先前投資以及每片面板製造成本都低於量產的蒸鍍產線。

  (圖片來源:Monoist)

 JOLED先前已公開展出以印刷方式製作的4K UHD OLED面板和可撓式OLED面板,顯見技術的開發已有一定成果。JOLED認為邁入下一階段量產的時機已成熟,希望從市場募集資金,投入量產線建設,目標同樣設立在2019年量產。預計會在目前JDI位於日本石川縣的能美工廠投產,該工廠目前主力生產iPhone用的LCD面板,但由於iPhone轉向OLED,能美工廠有可能會在今年停產。

印刷式製程的疑慮在於OLED面板(材料)的效率和壽命不如蒸鍍式的成熟,而且市面上也還沒有量產的實績,當然也沒有如Canon Tokki的那樣成熟的量產機台可使用,很大程度上必須自主開發。但如果克服這些問題,印刷式製程的OLED面板在成本上的優勢相對於蒸鍍製程也是相當巨大,一但JOLED的技術成熟到足以切入市場,目前領先的韓廠優勢可能會瞬間減損大半甚至蕩然無存。

 (圖片來源:JOLED)

由於印刷式製程有像素密度(PPI)的限制,故只適用於中大型的面板。也因此,會直接受到影響的韓廠反而是主攻OLED電視面板的LG Display,不是以中小尺寸OLED面板為主力的Samsung Display。

JOLED目前正積極遊說多家日本廠商包括 Sony, Canon, 富士軟片(Fujifilm Holdings), Nikon以及住友化學(Sumitomo Chemical )等,每家拿出5-10億日圓的額度投資,募集資金的目標設立在1000億日圓(約美金8.87億)。如果國內的募資計畫進行得不順利的話,JOLED才會考慮向海外尋求資金。

先前JDI曾計畫要收購JOLED的股份,讓JOLED成為JDI的子公司,但此計畫由於JDI的資金問題而被延後。目前INCJ仍持有JOLED 75%的股份,JDI握有15%,Sony和Panasonic則各持有5%。由於INCJ可能不會參與JOLED的資金募集,在新的資金加入後,INCJ的持股比重可能會降到50%以下。

在韓國廠商獨領風騷,中國廠商積極投入的情況下,日廠以分立並擊的姿態-JDI攻中小尺寸,JOLED攻中大尺寸,準備在OLED領域上展開絕地大反攻。儘管起步稍晚,但在以OLED為名的次世代顯示戰局上,除了韓國和中國外,日本也還沒有打算要放棄這場比賽的參賽權。

來源:Nikkei Asian Review 1,2

2017年10月4日 星期三

京東方成都六代線瞄準十月底首次出貨

 
(圖片來源:Nikkei Asian Review)

根據報導,京東方位於成都的可撓式OLED六代線"B7",預計在十月底之前首次出貨,產品內容為高階智慧型手機用OLED面板。為了實現十月底出貨的目標,即使是中國的十一長假,工程師仍駐廠趕工。

B7廠於2015年5月於成都動工,月產能為4.8萬片,總投資金額達465億人民幣,今年5月正式點亮首片OLED面板。京東方在同樣位於四川的綿陽另外也有投資一條可撓式OLED六代線(B11),產能規劃和B7廠相同,去年12月動工,目標2019年量產。根據報導內引述的來源消息,綿陽廠目標是要生產iPhone用的OLED螢幕,而且蘋果目前已和京東方接觸,討論並檢驗京東方的OLED技術。雙方未來也有可能先從穿戴式設備(如Apple Watch)的OLED的面板開始合作。

 (圖片來源:Nikkei Asian Review)

京東方對於OLED發展的趨勢相當看好,希望能趕上OLED於中小尺寸螢幕爆發性成長的浪潮。在IHS出具的研究報告中,在中小尺寸的應用上OLED面板將有快速的成長,並最快在2018年超越TFT-LCD的銷售金額。

來源:Nikkei Asian Review

2017年10月2日 星期一

群創出貨可撓式OLED手錶面板?

 (圖片來源:OLED Info)

根據網站OLED Info》的報導,群創目前已開始量測可撓式的智慧型手錶OLED面板,大小為1.39吋,解析度為400 x 400(287 PPI),而且正在尋求有意購買的用戶,有意者可聯繫該網站。

雖然產品和友達量產的智慧型手錶相似,但網站上的規格註明此為可撓式面板,友達的產品則是以玻璃為基板的硬式OLED,兩者相比,可撓式OLED的面板在重量上以及安全性上會來得更優異。目前Apple Watch所使用的OLED面板也是可撓式的OLED(由LG Display獨家供應)。

從OLED Info網站上的照片,可清楚看見驅動板上有註明Innolux的公司名稱,並且有彎曲面板的展示。面板詳細規格請參考這裡


(圖片來源:OLED Info)

雖然OLED Info有意擔任買賣雙方的中間人,但也強調目前能供應的數量有限,因此只能提供給需求量小的客戶。由於群創近年並沒有聽說有什麼OLED的擴產投資,比較可能的就是以現有的設備小量出貨。

目前還不清楚群創是否真的有開始生產此類可撓式面板,也不清楚為什麼會透過OLED Info作為中間人尋求買主。群創去年年中曾表示2017年會開始量產PMOLED面板,但後續並沒有消息更新,這也讓這個來自群創的「可撓式」「AM」OLED面板顯得更加驚喜。

目前還沒有看到群創官方的任何新聞稿,但如果群創真的擁有接近量產的可撓式OLED技術,對台灣OLED產業來說絕對是個好消息。

來源:OLED 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