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Nikkei Asian Review)
撇開Sharp以外,日系的兩家面板廠商JDI和JOLED正尋求資金投資以推動OLED量產。JDI瞄準中小尺寸而JOLED則以中型以上的面板尺寸為目標,兩廠都希望能在2019年實現量產。
JDI先前宣佈了公司要全速轉向OLED,更作出了「沒有OLED就沒有未來」的堅決宣言。由於公司過去主要獲利的智慧型手機LCD面板遭受OLED面板的打擊,迫使JDI必須轉向OLED作為公司的新核心技術。而且轉型的速度必須要快,否則JDI將無法扭轉財務窘態。
為了快速推動量產,JDI估計需要投入2000億日圓(約17.7億美金),由於公司財務狀況不佳,希望由外部尋求資金合作。為此,JDI願以拿出OLED技術作為交換。因為判斷不容易再由日本國內募集到資金,JDI把目光轉向海外(中國、韓國和台灣)的投資者,根據報導,京東方和華星光電都已表達初步的興趣。
(圖片來源:kknews)
作為市場的後進者,JDI表示該公司的技術會是目前市面量產用的蒸鍍技術的進化版,也就是比起Samsung Display更為先進的技術。 如果真能實現,即使是市場的後進者,也有機會和領先者一搏。
一但敲定了資金合作對象,JDI希望在明年三月提出全新的公司轉型計畫;而在引入新資金後,公司的股權組成也會有改變。加上目前持有JDI 36%股份的INCJ計畫降低持股,很可能在明年轉型計畫提出的同時,公司的經營團隊也會有大變動。
另一方面,JOLED從創立之始便以平板及筆電等中型OLED螢幕為產品目標,而且不使用傳統的蒸鍍製程,而是要以更新穎的印刷式製程來實現量產。相較於蒸鍍技術,印刷式製程會有更好的材料使用率,生產的機台造價也會較便宜,讓量產的先前投資以及每片面板製造成本都低於量產的蒸鍍產線。
(圖片來源:Monoist)
JOLED先前已公開展出以印刷方式製作的4K UHD OLED面板和可撓式OLED面板,顯見技術的開發已有一定成果。JOLED認為邁入下一階段量產的時機已成熟,希望從市場募集資金,投入量產線建設,目標同樣設立在2019年量產。預計會在目前JDI位於日本石川縣的能美工廠投產,該工廠目前主力生產iPhone用的LCD面板,但由於iPhone轉向OLED,能美工廠有可能會在今年停產。
印刷式製程的疑慮在於OLED面板(材料)的效率和壽命不如蒸鍍式的成熟,而且市面上也還沒有量產的實績,當然也沒有如Canon Tokki的那樣成熟的量產機台可使用,很大程度上必須自主開發。但如果克服這些問題,印刷式製程的OLED面板在成本上的優勢相對於蒸鍍製程也是相當巨大,一但JOLED的技術成熟到足以切入市場,目前領先的韓廠優勢可能會瞬間減損大半甚至蕩然無存。
(圖片來源:JOLED)
由於印刷式製程有像素密度(PPI)的限制,故只適用於中大型的面板。也因此,會直接受到影響的韓廠反而是主攻OLED電視面板的LG Display,不是以中小尺寸OLED面板為主力的Samsung Display。
JOLED目前正積極遊說多家日本廠商包括 Sony, Canon, 富士軟片(Fujifilm Holdings), Nikon以及住友化學(Sumitomo Chemical )等,每家拿出5-10億日圓的額度投資,募集資金的目標設立在1000億日圓(約美金8.87億)。如果國內的募資計畫進行得不順利的話,JOLED才會考慮向海外尋求資金。
先前JDI曾計畫要收購JOLED的股份,讓JOLED成為JDI的子公司,但此計畫由於JDI的資金問題而被延後。目前INCJ仍持有JOLED 75%的股份,JDI握有15%,Sony和Panasonic則各持有5%。由於INCJ可能不會參與JOLED的資金募集,在新的資金加入後,INCJ的持股比重可能會降到50%以下。
在韓國廠商獨領風騷,中國廠商積極投入的情況下,日廠以分立並擊的姿態-JDI攻中小尺寸,JOLED攻中大尺寸,準備在OLED領域上展開絕地大反攻。儘管起步稍晚,但在以OLED為名的次世代顯示戰局上,除了韓國和中國外,日本也還沒有打算要放棄這場比賽的參賽權。
來源:Nikkei Asian Review 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