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MacRumors)
最近有關OLED面板市場需求的負面消息頻傳,像是iPhone X的銷量不如預期,且今年新款的OLED iPhone可能由兩款減為一款;目前獨家為iPhone X代工的富士康,則傳出鄭州廠因需求不振而破天荒在春節放了23天的假(官方已澄清為和過往近似的13天)。而在中小尺寸OLED有獨占地位的Samsung Display,則傳出目前生產可撓式OLED面板主力的A3廠,其產能利用率較2017年同期下滑了10%以上,猜測是受到iPhone X拉貨需求不如預期強勁的影響。另外Samsung Display原本打算斥資近10億美金打造全球最大的OLED六代線A5廠,此計畫目前也無限期延後,重新評估中。
種種的負面消息傳出,不免令人心生疑慮,甚至開始出現台廠未投入OLED建廠是早有先見之明的評論出現。但如果輕易地跟著這些風向打轉,未免有見樹不見林的遺憾。
iPhone X的銷售或許不如預期,但並不代表OLED面板成為移動裝置主流的這個趨勢會有所轉變。如果把中國的巨額投資以及後續的預期產出算入,未來幾年可以預見中國這個超級大市場會快速導入OLED面板在國產品牌的手機之上。而在microLED等競爭技術未能真正成熟之前,高階手機也很難回頭採用被視為較次級的LCD技術。在消費者追求更輕、更薄、邊框更窄、設計上更具突破性的要求之下,OLED的滲透率只會越來越高。
隱藏在近期這些負面消息背後的迷思是什麼?Samsung Display A3廠的產能利用率較去年同期下滑10%以上?但別忘了A3廠去年年中才大幅擴張產能,以提供龐大的iPhone X訂單需求。雖然各方消息不一,但大致說來,A3廠的月產能從原本的每月1萬5000片,大幅擴張至每月12萬至15萬片,足足成長為原本的8至10倍。如果在這個前提之下,在總產能提升為原本的10倍後,產能利用率下降了10%,請問總產出的片數是增加還是減少?市場對可撓式OLED的需求應該稱為強勁又或者是不如預期?
這就好像一位強打者被預期單季有望追求60轟,結果最後只打了50支全壘打,難道我們要說這是一個差勁的打者,還是回去乖乖練觸擊推進嗎?
而且由於A3廠擴建的產線是專門為Apple設立的,即使Apple訂單數目下滑,視合約內容,Samsung Display不一定有權力可以把產線轉為生產其他規格的OLED面板以出貨給其他廠商。這情形先前就曾在夏普為Apple供貨的LCD線上出現。而且即使要轉規格生產,也不是今天決定明天就改變,從確定客戶到設備調整,都需要轉換期。
撇開A5廠不提,Samsung Display還會把去年關掉的一座七代廠改建為A4 OLED線,月產能估計有6萬片,今年下半年就會投入量產,難道這不是在OLED上投資的新產能嗎?要把A5廠緩建解讀為Samsung Display不看好OLED未來的發展,實在是過度的曲解。
在OLED版iPhone市場買氣不夠旺盛的情況下,如果現有產能足以應付,其實並不需要把資金全部在當下投入。除了避免打壞市場價格外,也可保留子彈投資在後面更先進的製程設備上。雖然中國市場對OLED面板的需求強勁,而且中國手機品牌也非常希望能拿到更多的可撓式OLED面板,但如果以這樣的需求去擴建,一但中國本土的供給能量出現,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之下,供給和需求端的主導權很可能瞬間逆轉。如果Samsnug Display把中國的拉貨能量都算在A5廠的規劃內,屆時才可能真的出現危機。
綜合最近的相關報導,主要都是著墨在OLED版iPhone銷售不如預期,以及中國手機整體銷售下滑這二點,來推論OLED面板市場不如想像樂觀。但OLED版iPhone的主要問題應該是在售價以及未有讓消費者足夠有感的創新上,並不是消費者不喜歡OLED螢幕;而中國手機出貨量成長停滯更是個假議題,假設手機面板需求真的下滑,難道LCD業者不會受傷更慘重嗎?在整塊餅面積不變的情況下,LCD的市占就已經逐漸被OLED侵蝕。現在餅縮水了,但OLED市占提升的走向不變,請問LCD分到的餅會不會比越來更小?相對的,OLED反而還可能在出貨量上持續提升。
因此雖然最近幾則關於OLED的新聞並不算太正面,但仔細解讀其背後脈絡,並不代表OLED技術發展的前景不樂觀。要以此來佐證台廠固守LCD是更好的選擇,似乎更不算是可靠的結論。要以此來吹噓「__總妙計安天下」之類的言論,恐怕是言過其實了。
別忘了,在羅貫中《三國演義》裡的原句中,「周郎妙計安天下」的下一句,可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