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韓國政府放行LGD的廣州8.5代OLED廠投資

 (圖片來源:Reuters)

在經過多次的開會討論後,韓國政府終於同意放行LG Display在廣州的OLED 8.5代廠投資,距離LG Display首次宣佈計畫以來已過了五個月的時間。這將是LG Display首條海外OLED產線,會設立在LG Display廣州的8.5代LCD廠旁邊。

韓國政府要求LG Display需提高設備和材料的國產比例,承諾後續在韓國本土的投資 ,以及強化廣州廠的資安保密等條件,在LG Display同意之後才允以放行。平心而論,這些條件算是合理,也不會對廠商的投資予以設限。比起強制性規定只能輸出落後世代技術的「N-1」條件看來要好得多,至少不至於傷害廠商的競爭力。

由於中國的合資規定,新廠LG Display將持有70%的股份,剩餘30%則由廣州市政府所擁有的金控投資所持有。第一期的投資規劃月產能為60,000片,總投資金額為46.85億美金,並在2019年下半年開始量產;第二期則將擴增額外的90,000片月產能,兩期合計總投資將達到70.59億美金,相當於人民幣460億。

LG Display敢於推動如此大金額的投資,除了廣州市政府給予的多樣補貼和優惠外,市場對於OLED電視的正面回饋更是一大主因。中國有多家電視品牌投入OLED電視生產,未來對OLED電視面板的需求強勁,在中國當地生產的面板將能有效對應客戶需求及降低相關成本。在新產能上線後,廣州8.5代將是LG Display後續鞏固其在大尺寸OLED面板市占的一大利器。

來源:Reuters, Digitimes

2017年12月25日 星期一

2017Q4全球OLED銷售將突破100億美金

(OLED逐季銷售及成長;來源: DSCC’s Quarterly OLED Shipment and Fab Utilization Report)

顯示市場情報分析機構DSSC近日出具最新的OLED銷售和生產報告。在2017年Q3,OLED的全球銷售金額才剛創下歷史新高的50億美金,但第四季的表現將更為出色,相較第三季預估會有88%的成長,叩關100億大關。2017年全年則可望有64%的成長,總計達到243億美金。

這大幅的增長主要歸功於包括iPhone在內的可撓式OLED面板訂單。可撓式OLED面板占全部OLED智慧型手機面板出貨數的比重也從Q3的33%成長為Q4的49%(預估值),幾乎要達到一半以上,顯見可撓式OLED面板成為智慧型手機面板出貨主流的趨勢明顯。DSCC預測最快明年中,智慧型手機市場中的可撓式OLED面板出貨數量就會超越硬式OLED面板。

 (每季智慧型手機OLED面板出貨數;來源:DSCC’s Quarterly OLED Shipment and Fab Utilization Report)

進一步解讀數據,Q2/Q3/Q4可撓式OLED面板的出貨數分別占全部的29%/33%/49% ,但占銷售金額的比重則是56%/66%/80%,可以看出現階段可撓式OLED面板售價要遠高於傳統的硬式OLED。但除了可撓式技術的價值外,這也和高階OLED智慧型面板多半採用可撓式OLED技術有關。硬式OLED面板本身的製作規格就較低階(例如720p),價格自然也就比較低;另外硬式OLED的統計也可能包含價格低廉的PMOLED出貨在內。

但無論如何,這都指出一個事實,硬式OLED很快也要變成紅海市場。如果無法提供可撓式OLED面板,基本上在這個大OLED時代就只有一旁看戲的份。

Samsung Display一如往常保持中小尺寸OLED面板供貨的獨占地位,在可撓式OLED面板受到歡迎而只有Samsung Display能供貨的情況下,Samsung Display的市占更從91%進一步增長至93%。

另一個有趣的觀察在於過去Samsung Display除了是市場第一的OLED面板供應者外,Samsung自身也是使用OLED面板最多的客戶,但這一點將在2017 Q4首次改變。如果以出貨數量計,蘋果將超越Samsung成為單季使用OLED面板數最多的廠商。而這主要是因為目前旗下的iPhone、Apple Watch和Macbook Pro(touch bar)都有使用OLED螢幕的關係。

DSCC預測在今年Q4的高峰後,受到產業淡季影響,明年Q1和Q2的OLED出貨可能會出現下滑,但整體向上成長的動能明顯。從2016年到2022年每年預計將以32%的年增長率成長,到2022年銷售額將達到795億美金之譜。這其中仍將以智慧型手機為主要產品,但OLED電視會是另一項快速成長的市場。

(依應用分類之OLED銷售成長預測;來源:DSCC’s Quarterly OLED Shipment and Fab Utilization Report)

來源:DSCC


2017年12月24日 星期日

Unijet宣稱最快2020年OLED噴墨技術可生產550 ppi面板

 (圖片來源:OLEDNet)

噴墨OLED生產技術(Ink-jet Printing)一直是備受關注的生產技術,除了成本上有優勢外,生產基板尺寸的放大也較為容易。然而,噴墨OLED生產技術受限於精度等限制,無法實現超高像素密度(ppi)的面板。一般認為追求高像素密度中小尺寸的OLED只能用蒸鍍技術來生產,而噴墨OLED生產技術則適合用在中大型面板,如平板或電視等應用。

最近韓國廠商UniJet宣稱由於雷射液滴量測控制技術的進步,有機會實現精度<0.1 um的噴墨面板,換算之下將有機會製作550 ppi的OLED面板。也就是說,中小尺寸的智慧型手機面板等應用也有機會採用噴墨OLED生產技術。該公司的CEO Kim, Seok-Soon宣稱最快2020年此技術有機會用於量產。

電視面板由於尺寸大,即使達4K或8K解析度,其像素密度也不會超過200。和智慧型手機面板動輒4、500起跳相比之下,平板及電視等應用需求對噴墨OLED生產技術較友善。JOLED和Kateeva等廠商也都持續開發利用噴墨方式來製作OLED電視面板,前者近期更宣佈出貨21.6吋的4K面板;中國的華星光電也和天馬微電子跨集團合作成立廣東聚華來投入研發。

 (圖片來源:OLEDNet)

如果未來中小尺寸的高像素密度也能用噴墨技術來生產,那對於成本的降低會是一大優勢,除了材料利用率的提高外,也有機會擺脫高昴的金屬精細遮罩(FMM)製作和維護費用。

但中小尺寸的OLED建廠投資在這一、二年已達高峰,即使此技術開發完成,廠商會否買單,重新投資在新設備的佈建上,其實是個很大的問號。在有進一步的突破消息傳出之前,噴墨OLED生產技術應該仍是以中大型的電視面板應用為主要目標,況且這已是非常巨大的一個市場,倒是未必一定要卡位進入中小尺寸的高像素應用。

來源:OLEDNet

2017年12月23日 星期六

Samsung Display明年可能供貨2億片OLED iPhone面板給Apple

(圖片來源:the verge)


在今年首次採用OLED螢幕的iPhone X問世後,不少分析都指出2018年蘋果將會拉高OLED版iPhone的比重。根據韓國媒體的報導,在提升良率之後,Samsung Display明年可能會供應1.8億至2億片的iPhone OLED面板,是今年供貨數量(約5千萬片)的四倍。

而如果依先前IHS等機構估計,每片iPhone X的OLED面板約110美金來估算,則明年2億片的OLED面板訂單可望帶給Samsung Display 220億美金的營收。這金額甚至高於台灣面板雙虎的年營收相加,相當驚人。當然隨著採購量提升以及生產技術成熟,雙方必然會有新的議價,但仍將是一筆非常巨大的訂單。

Samsung Display原先想為蘋果的訂單擴建新的OLED產線(A5廠),但後續並沒有實行。明年的供貨量能大幅上漲,據了解是來自目前生產OLED iPhone面板的A3廠良率的大幅提升。在今年年初時,A3廠生產的良率只在60%左右,但今年下半年已超過80%甚至接近90%,也給了Samsung Display更多的面板銷售量。

點亮面板容易,但提升生產良率至可獲利水準卻是一條漫漫長路,這點無論是在LCD或OLED產線都一樣,即使花費超過一年的時間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相較於OLED面板本身的水準,Samsung Display透過know-how和過去累積的經驗而能快速提升生產良率的能力,可能才是相較其他競爭者的最大優勢。

來源:The Investor

2017年12月13日 星期三

Sharp有意籌組日本OLED國家隊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在Sharp重回東證一部的記者會上,Sharp社長戴正吳再次提出有意向日本政府會談,建立OLED技術的日本國家隊的想法。Sharp在今年九月就曾有過類似提議,但並未得到JDI的正面回應。在Sharp營運重回軌道以及JDI再次陷入資金問題的現在,此一提議或許會更具吸引力。

而除了和JDI合作外,戴正吳社長也提到了對JDI入股的JOLED投資的可能性,會諮詢日本政府的官方意見後再行定奪。JOLED最近才剛向Sony交付一批以印刷方式製作的4K OLED面板。JOLED希望能募集約1000億日圓(約美金8.87億)的資金以推動進一步的量產。

Sharp和JDI目前各自都有OLED量產計畫,並且都把目標設定在2018年。Sharp預計本月下旬會開始送樣智慧型手機用的OLED面板,計畫在明年Q2投產。

之前台灣也曾傳出籌組OLED國家隊的想法,但可惜並沒有後續發展。日本是否會由官方出來進行整合,為日本在OLED技術和市場上留住一席席次,值得觀察。

來源:Reuters

2017年12月11日 星期一

LGD宣佈OLED照明的五代線新廠開始量產

(圖片來源:zdnet)

在LG Chemical的OLED照明事業被LG Display併購之前,LG Chemical就計畫要興建新的OLED照明五代線。在生產規模放大後,燈片成本也會跟著大幅降低。根據LG Chemical在2012年的一份資料指出,相較於原本的二代線,新的五代線可望降低高達95%的成本。

 (圖片來源:OLED Info)

上週LG Display宣佈位於龜尾的OLED照明五代線已正式開始量產,月產能為15,000片,是目前月產能4,000片的二代線總產能的30倍。

隨著成本和價格的降低,OLED照明也有機會打進更廣大的市場,但短期內應仍是以車用及裝飾等高端應用為主,而且需要應用OLED可撓曲的特性以掩護其較高的售價。LG Display替自己的OLED照明成立了新品牌「Luflex」,名字就是取自「Lux」(照度單位)和「Flexibility」(可撓曲性)的結合,應該就是此一思維的延伸。

來源:OLED Info

2017年12月10日 星期日

JOLED開始出貨世界首批印刷製程的OLED面板

(圖片來源:JOLED)

根據JOLED的新聞發佈,本週JOLED正式出貨世界首批以印刷方式製作的OLED面板。新聞稿中並未透露買家(外界推測為SONY),但說明該批面板將運用在醫療用顯示器上。此批面板規格為21.6吋的4K面板(204 ppi),採用的是RGB OLED的上發光結構(非使用白光OLED加CF或下發光結構),最高亮度可達到350 nits。

JOLED長期投入在印刷式OLED製程的開發上,今年年初時就曾公開展示原型機,六月更宣佈送樣給廠商,顯示研發已有一定成果;而在通過客戶的測試後,在半年後的現在正式交付出貨。

值得注意的是,JOLED只有強調正式商業出貨,但並未定義為「量產」,顯示目前JOLED的產能及良率可能都很有限,此批出貨可能是小量生產累積一定數目後一次交付。醫療用顯示器的需求數量較少,比較沒有大量且持續供貨的壓力。JOLED目前只有一條4.5代的試量產線,應未針對量產優化。

印刷製程OLED通常有三大問題:材料(元件表現)/Mura(製程)/解析度(機台)。材料部分目前濕式有機材雖然還比不上小分子蒸鍍材料,但綠色和紅色的效能和壽命已足敷使用,瓶頸是在藍色材料上。但這一點在大量使用高對比黑白對比的醫療顯示器應用上反而不是問題。也就是說,雖然JOLED直接挑戰高標準的醫療用顯示器並不簡單,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需求量不大且藍色影響較不顯著的醫療用顯示器反而是手上牌的最佳打法,更別忘了醫療用顯示器面板的較高價格也能支撐印刷OLED面板在未量產且良率(可能)不高之下的高價格(成本)。

醫療用顯示器量少但對品質的要求很高,如果JOLED的首批面板能通過標準,代表顯示品質沒有問題,一般印刷式製作的OLED面板常見的MURA(顯示不均勻)的問題可能已經被克服或至少大為減輕;而機台的部分,只要不是運用在手機等中小尺寸面板,印刷製程對於中大型面板如電視等應用的ppi需求並沒有問題。JDI此批面板規格為204 ppi,以現有技術應可實現。另外,JOLED也有強調他們有和Panasonic共同開發機台。也就是說,在製程和設備部分JOLED都握有技術能力,只要能找到好的材料廠商配合,未來有很高機會再進一步把面板規格提升。

先前JDI曾計畫把JOLED納為子公司,但因為自身財務狀況不佳而無限期延後。JOLED自身仍有募資計畫,將用以擴建專用的印刷OLED量產線。由於印刷製程相對於蒸鍍製程在成本上有巨大優勢,在中小尺寸蒸鍍式OLED面板被韓廠狠狠甩開的情況下,由印刷製程試著在大型OLED面板上超車或許是一條可以期待的路。

來源:JOLED

2017年12月2日 星期六

Samsung可能在明年發佈可折疊式OLED手機Galaxy X

 (圖片來源:Business Korea)

韓國媒體報導,Samsung將在明年推出可折疊OLED螢幕的手機,並命名為Galaxy X。目前市面上已有使用兩片分開螢幕的可折疊手機,但Galaxy X將會是首支使用完整單一螢幕實現的可折疊設計。

據了解,使用在Galaxy X上的可折疊式OLED面板的可撓曲半徑將達到1.0R。亦即代表該面板可沿著半徑為1 mm的圓周撓曲,幾乎可說已實現近似"對折"的設計概念。

除了Samsung外,另一間握有可撓式OLED技術的韓廠LG Display也積極開發可折疊OLED面板。LG Display計畫要在今年底前實現可撓曲半徑2.5R的面板,並在2019年推進到1.0R。而且傳聞Apple可能安排一個專案團隊協助LG Display開發此技術,並在未來使用在iPhone螢幕之上,目前暫定要在2020年導入。

無論如何,普遍的看法是最快在2018年,最遲在2019年,我們就有機會看到真正可折疊OLED螢幕的手機出現在市場之上。此一全新型態的顯示技術,有可能重新定義市場,形成一個更清楚的旗艦手機分界。也就是說,情況可能會比目前的OLED(高階)vs LCD(中低階)的局勢更明顯,只有能得到此類手機面板的廠商,才能拿到進入一級手機的戰場的門票。另一方面,隨著可以達到部分彎曲的可撓式OLED面板產能逐漸開出,可以預期只有可折疊OLED面板的毛利仍然能維持在高檔,繼續享有技術紅利。

來源: Business Korea

2017年11月28日 星期二

為了爭取訂單,京東方可能為蘋果設立專屬OLED產線

 (圖片來源:ETNews)

根據韓國媒體報導,為了爭取蘋果的OLED螢幕訂單,京東方可能會把目前建設中位於四川綿陽的B11廠,以及正處於規劃階段的重慶B12廠,都作為蘋果獨家使用的OLED產線。近期京東方高層已拜訪蘋果總部說明此一計畫,但不清楚是否有進一步的共識。

B11廠是京東方除了已宣佈量產的成都B7廠外,另一座六代可撓式OLED產線。據了解,京東方計畫在B11同時生產可撓式(Flexible)和可折疊式(Foldable)OLED面板,生產比重各占產能的70%和30%。按照先前的規劃,B11廠預計於2019年量產。同時京東方也正緊鑼密鼓在策劃另一條新的OLED產線B12廠,並已成立一支獨立的團隊負責。儘管B7廠才進入良率提升的重要階段,B11廠也還在建廠當中,京東方卻已在著手安排第三條OLED產線,其資金實力令人咋舌。

也因為有著資金優勢,雖然純論OLED技術京東方也許暫時還無法和韓廠並肩,但京東方已被認為是有機會和LG競爭蘋果OLED螢幕供應商的潛在供應商。雖然中國國內對OLED面板有極大需求,京東方其實並不會缺乏產能出海口。但如果京東方真的能拿到蘋果訂單,雖然未必能獲利,但對京東方技術水平的象徵意義極大,更可讓京東方的OLED面板擠身一線品質。也因此,京東方對於蘋果的OLED訂單可說是勢在必得。

來源:ETNews

2017年11月26日 星期日

UBI:OLED和LCD在高階電視市場價格已相當接近

(圖片來源:OLED Net)

根據UBI Research的市場調查,在高階電視市場中,LCD(Samsung)以及OLED(SONY&LG)的產品價格已相當接近,過去OLED電視價格遠高於LCD機種的刻板印象已不再正確。

UBI統計了55吋和65吋的非曲面電視機種,包括Samsung的QN55Q7F和QN65Q7F、SONY的XBR55A1E和XBR65A1E、以及LG的OLED55C7和OLED65C7,比較2016和2017的價格差異(SONY機種於2017年才上市),發現OLED電視和LCD電視的價格差異大幅減少,以55吋機型來說,Samsung和LG的產品價格已不到200美金,在一年之前,兩者的價格高達1000美金,如今可說已落在同一個價格區間之內。

OLED電視的價格滑落部分應來自於LGD OLED電視面板產線的良率提升,另外,LGD也持續投資擴增OLED電視面板產能,若計入E4-2廠的新產能,LGD的OLED電視面板年產能將從今年的170萬片提升至240萬片,預計可進一步降低面板成本。另外LGD也還有P10廠以及位於中國廣州的新工廠建設計畫在進行中。就像Samsung Display在中小尺寸OLED面板無人能及的領先優勢,LGD也正逐步鞏固其大尺寸OLED電視面板供應者的獨占地位。

雖然受限於成本,OLED電視暫時難以打進入門的平價機種,但得益於優異的顯示畫質,OLED電視在高價位的電視市場中市占率正快速提升。根據LGD的說法,OLED電視在歐洲的高階電視市場(零售價高於1,300歐元)中,市占率已超過25%,在部分國家甚至還達到35%的水準。顯見在頂級消費市場中,OLED電視已是一個極具競爭力的產品線。

來源:OLED Net, OLED Info

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

LGD關閉另一座LCD工廠,加速轉向OLED

(來源:Business Korea)

根據上週出爐的季報,LG Display位於龜尾(Gumi)的LCD五代線P4廠已正式停工,連同先前已關閉的3.5代P2以及預計在今年底關閉的另一座4代廠P3廠,除了八代線之外,LGD明年起在五代線以下將只剩一條仍在運作的工廠。

LGD表示這些關閉的工廠暫時沒有其他用途,另外公司目前也沒有計畫在LCD技術投資。相對的,LGD近期對OLED加碼的力道十足,包括坡州(Paju)的新廠P10E6,以及龜尾的E5和位於中國廣州的新電視面板工廠。其中P10和廣州廠主要生產大尺寸的OLED電視面板,E5和E6則是鎖定可撓式OLED面板的六代線。合計總投資金額達20兆韓元(約180.8億美金)。

事實上,關閉較小尺寸的LCD生產線並不特別讓人感到意外,台灣面板廠也多半縮編旗下六代線以下的產線。由於受到OLED於中小尺寸崛起的壓力,較小尺寸的LCD產線並不具競爭力。但由於目前大尺寸電視面板的供給仍以LCD面板為主,八代線以上的LCD電視產線則仍有獲利能力,因此LGD同樣保持其八代線以上的工廠運作。

不過相較於LGD關閉小尺寸LCD產線後轉投資OLED產線,台廠多半選擇小規模投資增加或優化其LCD產線產能,投資方向和中韓兩國競爭對手大相逕庭。或許受限於資金支援,台灣廠商目前看來像是計畫先蹲後跳,把目標放在下一個技術挑戰MicroLed之上。預計從明年開始掀開序幕的OLED顯示技術大戲,台灣恐怕將暫時缺席在舞台上。

來源:Business Korea

2017年11月19日 星期日

IKEA開始販售OLED燈具

(圖片來源:IKEA)

OLED照明近期在車用照明應用上有不錯的進展,但一般照明應用領域,受限於成本和售價的問題,除了特殊的設計場合外,一般消費者並不容易找到管道購買。不過歐洲IKEA最近上架首款OLED燈具產品VITSAND,定價199歐元,讓對OLED照明有興趣的消費者更容易入手。

VITSAND包括七片OLED燈片,並採用特殊的造型設計,光色為2700K的暖白光色,並具有可調整亮度的功能。在IKEA之前,Home Depot從2014年起就開始販賣Acurity品牌的OLED燈具。

以下是Aban Tech對VITSAND作的影片介紹:



相較於眾多廠商投入的OLED面板生產,OLED照明只有LG Display(併購LG Chemical的照明事業)較積極投資。LG Display計畫興建世界首座OLED照明五代產線,有望大幅降低生產成本。但相較目前正當紅的可撓式OLED面板,OLED照明可能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來源:OLED Info


2017年11月7日 星期二

tom's guide評選iPhone X有著市面上最棒的OLED螢幕

(圖片來源:tom's guide)

硬體評鑑網站tom's guide比較了最近上市的三款配備OLED螢幕的旗艦手機 - Samsung Note 8、Google Pixel 2 XL以及Apple iPhone X,比較三者的螢幕表現。根據tom's guide的結果,他們認為iPhone X的OLED螢幕的表現最佳,在亮度及色偏等多項項目中都領先其他競爭者,堪稱是目前最佳的OLED螢幕。

在螢幕亮度的比較上,iPhone X以574 nits的最大亮度勝過了Note 8的408 nits和Pixel 2 XL的438 nits。雖然Note 8在特定條件下可以有更高的亮度,但在全畫面顯示的亮度還是iPhone X較高。另外iPhone X有著三者中最佳的色彩準確度以及白平衡,而且在大視角觀看時色偏抑制和亮度衰減的表現都最出色。

 (圖片來源:tom's guide)

唯一iPhone X沒有勝出的項目是像素密度,iPhone X只有438 ppi,而Note 8和Pixel 2 XL分別有521和538 ppi。不過iPhone系列在同期手機中往往都不是最高像素密度的機種,而且前面提到的最大亮度的領先或許也是受惠於較低的像素密度的設計—較大的開口率讓螢幕可以有較高的亮度。

但雖然iPhone X的螢幕表現備受肯定,不過在Apple官網隨著iPhone X上市一同更新的支援指南,仍然提到iPhone X「預期」會有難以避免的烙印風險以及隨視角變化的亮度和色偏。而且為了減輕烙印的可能,Apple建議使用者隨時把作業系統更新至最新版,並啟用自動亮度控制以及減短自動關閉螢幕的時間間隔。

平心而論,雖然OLED螢幕有衰退的風險,但其壽命使用在智慧型手機等產品週期約二到三年的商品上絕對是綽綽有餘,不能滿足的,恐怕是消費者心中追求完美的那把尺。況且即使把OLED螢幕的問題考慮在內,使用OLED螢幕仍然是利大於弊的選擇。Apple過去曾「教育」使用者去適應硬體的特性(如天線門、機身彎曲變型等),這次是否也能讓用戶欣賞OLED螢幕的優點,並擁抱可能的缺點,或許會影響後續其他Apple產品導入OLED技術的時程甚至可能性。

來源:tom's guide, 9to5 Mac, MacRumors, Apple官網(

2017年11月4日 星期六

韓國政府傾向批准LG Display在廣州的OLED面板廠投資

 (圖片來源:Engadget)

LG Display計畫要在中國廣州興建8.5代OLED電視面板廠,該廠將是韓廠首次韓國廠商在本土外設立OLED產線。由於目前韓國在OLED技術上大幅領先其他競爭對手,這樣的海外設廠計畫也引起了韓國國內對於技術外流的擔憂。根據產業通商資源部的要求,韓國政府計對LG Display的廣州廠以及Samsung的西安記憶體擴產計畫組成了專門的審查委員會,決定是否放行投資計畫。

經過三輪的會議,據消息指出,委員會傾向同意LG Display於廣州的建廠計畫。為了此項審查LG Display提出多項如何防止技術外流以及維持技術領先的方案。LG Display的廣州廠計畫將有助於提升其OLED電視面板的產能,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而且對於供應中國電視廠商的效率及物流成本皆能有所幫助。

根據先前的計畫,LG Display正著手興建廣州的OLED面板廠,總投資金額為1.8兆韓元(約16億美金),預計2019開始量產,其產能會是LG Display截至2017年底的總和。

來源:Business Korea

京東方最新可撓式OLED影片展示

(圖片來源:China Daily)

京東方近期已宣佈交付可撓式OLED樣品給數家智慧型手機廠商,而其位於成都的B7廠也正式開始量產可撓式OLED。最近中國日報放上了一段京東方最新可撓式OLED展示品的影片,從影片中可看到多種可撓式OLED,其中包括可折疊式面板以及一片設計相似於iPhone X的OLED面板,可以觀察到京東方對其技術能力宣示的野心。


來源:OLED Info

2017年10月21日 星期六

新一代Audi旗艦豪華房車A8將採用OLED車尾燈

(圖片來源:Audi)

Audi新一代的豪華房車A8預計於年底上市,如同該品牌鮮明的科技形象,A8也導入多項新穎科技。其中車尾燈將使用OLED照明,有可能是Audi首台標配OLED照明的車款(先前Audi TT RS的OLED尾燈為選配)。

從設計圖看來,Audi所使用的OLED燈片是製作在玻璃基板上,而不像近期智慧型手機上常見的可撓式OLED設計。如果A8的OLED燈片供應商和TT RS同樣是OSRAM,那應該是合理的結果因為並未聽聞OSRAM有能力供應可撓式的OLED產品。但如果要進一步發揮OLED在車用照明上的設計彈性以及重量和體積上的優勢,相信未來還是會朝可撓式OLED燈片發展。

A8的車尾燈照明左右邊各有四片OLED燈片,每片燈片上再切割成7塊型狀不同的區域,可分別驅動點亮。實際車尾照明的動態效果請參考以下影片。


來源:Motor1, onlineAuto

2017年10月20日 星期五

京東方將出貨可撓式OLED給華為

 (圖片來源:Nikkei)

之前曾有消息傳出京東方的成都B7廠將在本月底量產出貨,而現在有進一步的消息指出首名客戶將是中國最大智慧型手機品牌-華為(Huawei)。京東方預計提供給華為5.5吋的可撓式OLED,另外也計畫從11月起開始生產另一款5.99吋的面板。

據了解,受限於偏低的良率,京東方目前的月產能每月只有10,000片,遠不及B7廠原先規畫的單月48,000片。B7廠的48,000片應是代表有三條OLED線,但也可能因為成本考量或部分機台還沒有到位,並沒有一開始就把三條線都投入運轉,所以真正的良率估計只有京東方內部的人自己清楚。如果直接以這兩個數字估算,代表著目前B7廠的良率恐怕不到二成。但事實上這個數字其實並不會很讓人意外。甚至可以說如果剛開始生產就能有二成的良率,那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京東方首次出貨就能打進華為這個重量級的客戶是件好事,未來可以憑華為的產品成果向其他潛在客戶證明自己的技術實力;而對華為來說也是如此,由於華為的龐大出貨量和Samsung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競爭關係,也許不容易直接和Samsung Display建立穩定的供貨關係,能從國內面板廠手上拿到可撓式OLED面板是一項重大突破。但像LG Display近期量產出貨的可撓式OLED面板傳出有品質上的疑慮,可能要等到華為實際使用京東方可撓式OLED面板的產品真正上市後,我們才能對京東方的OLED技術水平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來源:ETNews

2017年10月18日 星期三

採用LG Display pOLED的LG V30和Google Pixel 2 XL螢幕品質於部分評測中招致劣評

 (圖片來源:TechAdvisor)

LG Display過去在OLED領域的主力放在大尺寸電視產品上,對中小尺寸OLED的著墨較少。但LG Display計畫進軍智慧型手機OLED面板市場,新的可撓式工廠也開始生產出貨,像LG自家的旗艦手機V30以及Google今年的重點機型Pixel 2 XL,都是使用LG Display所生產的可撓式OLED (pOLED)。但在部分媒體評測中,LG Display所生產的P-OLED似乎在顯示品質上不如Samsung Display 的Super AMOLED。

LG V30和Google Pixel 2 XL使用都是LG Display生產的P-OLED,帳面規格如出一轍:18:9的6"螢幕,解析度2880 x 1440(538 ppi)。以像素密度來看,Pixel 2 XL使用的LG Display P-OLED甚至高過使用Samsung Display Super AMOLED的Pixel 2(5" 1920 x 1080,440 ppi),但實際使用上的體驗似乎並不是如此。

根據ArsTechnica的評測結果,不管是LG V30或是Google Pixel 2 XL,其OLED螢幕都有成因不明的暗沉顆粒感,尤其在低螢幕亮度及低亮度環境下,或是捲動螢幕時特別容易察覺;LG Display的OLED螢幕在低亮度時也有亮度不均(螢幕下方角落區域較亮)和水平帶狀痕跡的問題。和使用Samsung Display OLED螢幕的Pixel 2放在一起相比,更容易察覺顯示品質的差異。

另外如果把Pixel 2 XL使用在VR頭盔(Google DayDream),由於光學的放大效果,這些問題會更明顯,使得VR體驗品質下降。

 (左:Pixel 2;右:Pixel 2 XL。圖片來源:ArsTechnica)

(左:LG V30;右:Samsung Galaxy S8。圖片來源:ArsTechnica)

量產OLED面板從來就不是容易的事,即使規格符合要求,但很多細節都會造成品質的巨大差異。每一個環節透過經驗所累積的Know-how,對後進者來說都是需要跨越的鴻溝。LG Display目前算是鳴響了量產的槍聲,但何時才能真正站上一線的水準,恐怕還需要觀察。

來源:ArsTechnica, OLED Info

2017年10月8日 星期日

JDI和JOLED正尋求資金投資以推動OLED量產

(圖片來源:Nikkei Asian Review)

撇開Sharp以外,日系的兩家面板廠商JDI和JOLED正尋求資金投資以推動OLED量產。JDI瞄準中小尺寸而JOLED則以中型以上的面板尺寸為目標,兩廠都希望能在2019年實現量產。

JDI先前宣佈了公司要全速轉向OLED,更作出了「沒有OLED就沒有未來」的堅決宣言。由於公司過去主要獲利的智慧型手機LCD面板遭受OLED面板的打擊,迫使JDI必須轉向OLED作為公司的新核心技術。而且轉型的速度必須要快,否則JDI將無法扭轉財務窘態。

為了快速推動量產,JDI估計需要投入2000億日圓(約17.7億美金),由於公司財務狀況不佳,希望由外部尋求資金合作。為此,JDI願以拿出OLED技術作為交換。因為判斷不容易再由日本國內募集到資金,JDI把目光轉向海外(中國、韓國和台灣)的投資者,根據報導,京東方和華星光電都已表達初步的興趣。

 (圖片來源:kknews)

作為市場的後進者,JDI表示該公司的技術會是目前市面量產用的蒸鍍技術的進化版,也就是比起Samsung Display更為先進的技術。 如果真能實現,即使是市場的後進者,也有機會和領先者一搏。

一但敲定了資金合作對象,JDI希望在明年三月提出全新的公司轉型計畫;而在引入新資金後,公司的股權組成也會有改變。加上目前持有JDI 36%股份的INCJ計畫降低持股,很可能在明年轉型計畫提出的同時,公司的經營團隊也會有大變動。

另一方面,JOLED從創立之始便以平板及筆電等中型OLED螢幕為產品目標,而且不使用傳統的蒸鍍製程,而是要以更新穎的印刷式製程來實現量產。相較於蒸鍍技術,印刷式製程會有更好的材料使用率,生產的機台造價也會較便宜,讓量產的先前投資以及每片面板製造成本都低於量產的蒸鍍產線。

  (圖片來源:Monoist)

 JOLED先前已公開展出以印刷方式製作的4K UHD OLED面板和可撓式OLED面板,顯見技術的開發已有一定成果。JOLED認為邁入下一階段量產的時機已成熟,希望從市場募集資金,投入量產線建設,目標同樣設立在2019年量產。預計會在目前JDI位於日本石川縣的能美工廠投產,該工廠目前主力生產iPhone用的LCD面板,但由於iPhone轉向OLED,能美工廠有可能會在今年停產。

印刷式製程的疑慮在於OLED面板(材料)的效率和壽命不如蒸鍍式的成熟,而且市面上也還沒有量產的實績,當然也沒有如Canon Tokki的那樣成熟的量產機台可使用,很大程度上必須自主開發。但如果克服這些問題,印刷式製程的OLED面板在成本上的優勢相對於蒸鍍製程也是相當巨大,一但JOLED的技術成熟到足以切入市場,目前領先的韓廠優勢可能會瞬間減損大半甚至蕩然無存。

 (圖片來源:JOLED)

由於印刷式製程有像素密度(PPI)的限制,故只適用於中大型的面板。也因此,會直接受到影響的韓廠反而是主攻OLED電視面板的LG Display,不是以中小尺寸OLED面板為主力的Samsung Display。

JOLED目前正積極遊說多家日本廠商包括 Sony, Canon, 富士軟片(Fujifilm Holdings), Nikon以及住友化學(Sumitomo Chemical )等,每家拿出5-10億日圓的額度投資,募集資金的目標設立在1000億日圓(約美金8.87億)。如果國內的募資計畫進行得不順利的話,JOLED才會考慮向海外尋求資金。

先前JDI曾計畫要收購JOLED的股份,讓JOLED成為JDI的子公司,但此計畫由於JDI的資金問題而被延後。目前INCJ仍持有JOLED 75%的股份,JDI握有15%,Sony和Panasonic則各持有5%。由於INCJ可能不會參與JOLED的資金募集,在新的資金加入後,INCJ的持股比重可能會降到50%以下。

在韓國廠商獨領風騷,中國廠商積極投入的情況下,日廠以分立並擊的姿態-JDI攻中小尺寸,JOLED攻中大尺寸,準備在OLED領域上展開絕地大反攻。儘管起步稍晚,但在以OLED為名的次世代顯示戰局上,除了韓國和中國外,日本也還沒有打算要放棄這場比賽的參賽權。

來源:Nikkei Asian Review 1,2

2017年10月4日 星期三

京東方成都六代線瞄準十月底首次出貨

 
(圖片來源:Nikkei Asian Review)

根據報導,京東方位於成都的可撓式OLED六代線"B7",預計在十月底之前首次出貨,產品內容為高階智慧型手機用OLED面板。為了實現十月底出貨的目標,即使是中國的十一長假,工程師仍駐廠趕工。

B7廠於2015年5月於成都動工,月產能為4.8萬片,總投資金額達465億人民幣,今年5月正式點亮首片OLED面板。京東方在同樣位於四川的綿陽另外也有投資一條可撓式OLED六代線(B11),產能規劃和B7廠相同,去年12月動工,目標2019年量產。根據報導內引述的來源消息,綿陽廠目標是要生產iPhone用的OLED螢幕,而且蘋果目前已和京東方接觸,討論並檢驗京東方的OLED技術。雙方未來也有可能先從穿戴式設備(如Apple Watch)的OLED的面板開始合作。

 (圖片來源:Nikkei Asian Review)

京東方對於OLED發展的趨勢相當看好,希望能趕上OLED於中小尺寸螢幕爆發性成長的浪潮。在IHS出具的研究報告中,在中小尺寸的應用上OLED面板將有快速的成長,並最快在2018年超越TFT-LCD的銷售金額。

來源:Nikkei Asian Review

2017年10月2日 星期一

群創出貨可撓式OLED手錶面板?

 (圖片來源:OLED Info)

根據網站OLED Info》的報導,群創目前已開始量測可撓式的智慧型手錶OLED面板,大小為1.39吋,解析度為400 x 400(287 PPI),而且正在尋求有意購買的用戶,有意者可聯繫該網站。

雖然產品和友達量產的智慧型手錶相似,但網站上的規格註明此為可撓式面板,友達的產品則是以玻璃為基板的硬式OLED,兩者相比,可撓式OLED的面板在重量上以及安全性上會來得更優異。目前Apple Watch所使用的OLED面板也是可撓式的OLED(由LG Display獨家供應)。

從OLED Info網站上的照片,可清楚看見驅動板上有註明Innolux的公司名稱,並且有彎曲面板的展示。面板詳細規格請參考這裡


(圖片來源:OLED Info)

雖然OLED Info有意擔任買賣雙方的中間人,但也強調目前能供應的數量有限,因此只能提供給需求量小的客戶。由於群創近年並沒有聽說有什麼OLED的擴產投資,比較可能的就是以現有的設備小量出貨。

目前還不清楚群創是否真的有開始生產此類可撓式面板,也不清楚為什麼會透過OLED Info作為中間人尋求買主。群創去年年中曾表示2017年會開始量產PMOLED面板,但後續並沒有消息更新,這也讓這個來自群創的「可撓式」「AM」OLED面板顯得更加驚喜。

目前還沒有看到群創官方的任何新聞稿,但如果群創真的擁有接近量產的可撓式OLED技術,對台灣OLED產業來說絕對是個好消息。

來源:OLED Info

2017年9月29日 星期五

中國前四大手機品牌明年將導入LG Display的OLED面板

(圖片來源:Oppo)

根據報導,中國前四大智慧型手機品牌(華為、Vivo、Oppo以及小米)已和LG Display達成協議,明年四家廠商的高階機款都會使用LG Display的OLED面板,預計出貨量將達到1000到1500萬台,約占LG Display中小尺寸OLED面板總產能的二到三成。

除了大尺寸OLED電視面板的投資外,LG Display也積極搶進中小尺寸OLED面板的市場,和Samsung Display正面衝突。而且據傳AppleGoogle都有意資助LG Display的OLED產線,以確保OLED面板貨源以及分散供貨風險。

中國市場對OLED面板手機的需求度高,在Samsung Display供貨情況不明,中國自有OLED面板也不知能否順利出貨的情況下,能從LG Display方面得到手機用的OLED面板對這些品牌來說是彷彿打了劑強心針。

LG Display先前在龜尾(Gumi)投資的可撓式OLED六代線計畫在今年下半年開始量產。

來源:Business Korea

2017年9月27日 星期三

Touch Taiwain 17缺少OLED展出,台廠將於OLED浪潮中缺席?


台灣顯示業界最重要的展會Touch Taiwain今年依舊在台北南港展覽館舉辦,各廠皆端出高階產品及研發原型成品以展示技術實力。但相較於年中的SID或其他大型顯示技術展覽,Touch Taiwan展場上OLED技術的比重要明顯低得多。在OLED邁向大爆發的2017年,不免讓人感到有些突兀。


身為目前台灣唯一有量產AMOLED的友達光電,今年依然有AMOLED的展示,但規模和往年相仿,僅侷限於一個角落而已。今年友達AMOLED展品的新意不多,除了目前量產中的圓型智慧型手錶面板外,還分別展出一組可折疊式AMOLED(Foldable)及一組可撓曲式AMOLED(Rollable)。前者和去年的展品相似,後者則是首次展出,兩者皆有95% BT.2020的超廣色域表現,在其他如量子點技術紛紛開始強調>100% NTSC或是接近100% DCI-P3色域的情況下,一直以來都把廣色域當成技術優勢的OLED提前往下一個標準邁進是件好事。另外根據現場解說人員的說法,這兩項展品目前都是規劃於兩年內量產。


另外承續去年的好成績,友達今年同樣有兩項展品得到卓越技術獎,分別是「7.8吋可折疊式AMOLED觸控顯示技術」與「5吋超廣色域可捲曲AMOLED觸控顯示技術」,前者並沒有擺放在友達攤位,而是和其他得獎展品一起在專屬的攤位展示。


友達長期以來一直都有可撓式AMOLED技術展出,水準也相當不錯。也就是說,對友達來說,會不會做可能不是問題,什麼時候才要做才是重點。在其他競爭者積極投入AMOLED建廠的情況下,友達如果因財務考量而未進行量產投資,即使擁有技術實力,也未必能在未來的可撓式AMOLED商機中分得一杯羹。

和友達並列為面板雙虎的群創,今年則意外地完全沒有OLED相關展品。一年之前群創曾在Touch Taiwan上大手筆展出包括高ppi及可撓式AMOLED在內的技術,今年卻付之闕如,不免令人對於群創內部對AMOLED未來的規劃感到好奇。群創去年曾宣示今年會開始出貨PMOLED產品,至今也仍然沒有消息。如果考慮鴻海集團的資源整合,或許群創內部的OLED資源會和Sharp等單位進行整合,這可能也是目前群創在OLED部分沒有消息的緣故。


和友達及群創一同佔據最主要展示區的華映,今年也持續展出不少OLED技術。和友達不同的是,或許是受限於資源或是其他考量,華映的OLED技術開發比較多是和外部合作,甚至是有點類似研發外包的狀態。過去有和工研院合作的展品,今年則是和SID Display Week上相同,比較多和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及霍爾斯特中心(Holst Centre)合作的成果。也由於華映多半和研究單位合作,在技術的前瞻性反而不會輸給其他廠商。像今年華映就展出了透過黃光製程製作的超高像素密度OLED (1250 ppi)以及可撓式封裝技術等,但真正要應用到量產的時程目前還很難說。


相較於業界展出的貧乏,工研院今年反而成為最積極展示可撓式OLED技術的攤位,不免讓人感到有些可惜。工研院除了延續這幾年開發的可折疊式AMOLED(Foldable)技術外,今年更大舉展出適用於可撓式OLED的保護膜(Cover Film)解決方案,同時具備耐磨、耐刮和耐撞擊的特性,展現其技術垂直整合的縱深。可撓式OLED的保護膜如何兼顧強度和可撓特性一直是可撓式OLED的一大難題,工研院整合院內研發能量,成功提出自有技術的展品。如果以可撓式AMOLED從材料到技術來看,包括生產、材料以及關鍵零組件,工研院可說是有一整套方案的基礎,但目前問題反而是找不到適合的技轉對象:友達走自主開發的路,群創態度不明,華映則可能有資金上的問題。主事者或許不免要長嘆一聲「拔劍四顧心茫然」。


根據IHS的報告,今年AMOLED整體的營收將從2016年的150億美金成長到252億美金,成長幅度為163%,後續幾年也都有快速增長,預計2021年將突破400億美金。不管從那個方面來看,這都是一塊很大的餅,但台廠恐怕連分餅乾屑的機會都沒有。


(圖片來源:IHS)

相較於AMOLED,台廠似乎較偏好Micro LED的開發,但Micro LED距離量產的距離更遠,究竟是幾年之內能成功量產也沒人敢打包票。回頭看看OLED從宣稱可量產到實際量產再到真正足以獲利,每一個關卡都是好多年的光陰,即使Micro LED真的能出現在市場上,那可能也是多年以後的事,在此之前,台廠於AMOLED技術中的缺席,有可能會讓台廠在接下來幾年的高階市場中只能居於守勢。





                                                                                                                                                                                

2017年9月19日 星期二

CYNORA獲LG Display及Samsung創投2500萬歐元投資

(圖片來源:CYNORA)

隨著OLED市占快速成長,OLED材料的銷售金額也節節上升,再加上OLED材料影響OLED面板表現甚巨,讓OLED材料公司開始受到高度關注。

德國的OLED材料公司CYNORA以開發高效率,但非螢光材料的TADF(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發光材料為業務,上週宣佈在B輪募資時得到了LG Display和Samsung創投(Samsung Venture)合計共2500萬歐元的投資。這兩家公司除了會有代表進入CYNORA股東會之外,也會和CYNORA各自進行獨立的開發計畫。由於Samsung Display和LG Display分別是目前OLED中小尺寸及OLED大型電視面板的主要或幾近唯一的供應者,如果能得到這兩家公司的採用,CYNORA的TADF材料等同打入商用量產市場,並預期可帶來高額的材料銷售。

CYNORA目前重心放在開發藍光的TADF材料,一方面是因為還欠缺好的藍光磷光材料,另一方面也是藍色發光材料算是現階段OLED發光材料最大的弱點,市場的需求性也最高。CYNORA預期在今年年底之前就會開始提供商用藍光材料。

根據CYNORA的說法,他們不只會銷售藍光TADF材料,其他顏色的TADF材料也會陸續開發,如果此點成真,則商用綠色和紅色磷光OLED材料的最大供應者UDC將面臨之前未曾見過的挑戰。

來源:Business Wire

2017年9月6日 星期三

AP Systems宣稱開發出1170 ppi的金屬精細遮罩

 
(圖片來源:OLEDNet)

在中小尺寸的AMOLED製造中,RGB子像素是透過金屬精細遮罩(FMM)分別製作。也就是說,FMM的製程能力直接決定了面板的精細程度(ppi)。目前量產用的FMM是使用蝕刻製程,以量產水準而言能實現的約莫就是Samsung Display現在旗艦手機約莫570 ppi的表現,要再往上突破的難度很高。因此,為了製作更精細的金屬遮罩,有廠商試著用別的方式來製作,例如電鑄或是雷射製程。

AP Systems在上月底的IMID研討會中分享了他們透過最新開發的雷射製程,透過他們稱為USPL(Ultra-Short Pulse Laser)的技術,用極短區間的雷射照射,最小化因為雷射加熱而造成的負面影響,成功得到幾乎無變形的金屬精細遮罩。根據他們的說法,以目前的技術將可以實現各種開口設計,最高可實現1170 ppi的面板製作。

雖然手機上進一步提升像素密度的需求並不高,但由於AR和VR的相關應用,超高像素密度的OLED面板需求越來越強烈。預期在未來幾年裡,高ppi的FMM將會是一個具高度商業價值的項目。

來源:OLEDNet

2017年9月5日 星期二

Mercedes-Benz S-Class敞篷及Coupe車款將有OLED尾燈

 (圖片來源:Motor Authority)

OLED照明近期已開始打入汽車頂級市場,除了不少車廠開始在概念車上使用,BMWAudi也都實際推出搭載OLED車尾燈的車款。而在台灣被和BMWU及Audi一起合稱為「1A2B」的另一家德國高級汽車品牌Mercedes-Benz,也趕上了這波潮流,宣佈其最新的旗艦車型S-Class的敞篷及Coupe車款將使用OLED尾燈。

Mercedes-Benz設計的OLED尾燈總共有66片,即左右車尾燈各33片,從釋出的影片看來燈片為可撓式OLED燈片,有不同曲度但每片燈片的造型相同,且每片都可以獨立驅動。目前還不清楚OLED車燈會是標配或是加購選項。

 (圖片來源:Motor 1)

OLED照明應用在汽車上有許多好處。首先可撓式的燈片提供更多設計空間,而且面發光的新穎型態也提供和過去不同的設計語言。而且OLED本身是均勻的面發光,不需要額外裝設複雜的光學鏡組,可減輕重量和增加行李箱空間外,本身無玻璃的可撓式OLED燈片受到撞擊時也較為安全。而且OLED的照明效果均勻,角度廣,對於後方車輛來說也較為安全。

當然目前由於成本的限制,OLED照明仍只限於金字塔頂端的市場,但許多人看好其未來的發展潛力(包括進一步運用在車內照明上)。LG Display正積極地打入歐系車廠客戶OLED照明需求,OSRAM則已開始提供BMW和Audi量產OLED燈片。Pioneer和Konica Minolta日前也成立合資公司,目標鎖定車用OLED照明市場。


來源:Motor Authority, Motor 1

2017年9月1日 星期五

和輝六代線主樑上架,維信諾六代線廠房封頂

(圖片來源:EverDisplay)

中國各大面板廠大力投入OLED六代線的建設,幾乎可以用遍地開花來形容。除了投資最力的京東方,以及長期耕耘中小尺寸LTPS的天馬外,和輝和維信諾也同樣瞄準接下來的OLED手機面板市場,正積極興建新的六代線。

和輝2016年10月宣佈在上海投資AMOLED六代線,新廠房在8月28號舉行了主廠房鋼結構屋架吊裝儀式。該計畫總投資金額達272.78億人民幣,月產能三萬大板,目標2019年一月試產。

 (圖片來源:Visionox)

維信諾在固安的六代線則進度較快,於8月29號宣佈完成廠房主結構封頂,比預計時程提早了一個月。維信諾的六代線投資也近300億人民幣,目前計畫在2018年初開始設備移入,2018年中開始試產,月產能同樣是三萬片基板。

根據Digitimes的報導,到了2020年時,維信諾的AMOLED產能將占全中國的14%,是中國第三大的AMOLED製造商,僅次於京東方的35%以及天馬的17.6%。

各面板廠投入新的AMOLED產線建設,除了看好AMOLED技術的發展潛力外,其實也可看出各地方政府以投資帶動發展建設的政策目標。像維信諾肩負著推動河北相關電子產業發展的目標,和輝則是結合上海市政府的開發計畫;京東方和四川省政府的合作天馬華星則在武漢光谷推動聚落形成。這種結合資金和政策面的補助開發計畫,在台灣幾乎已不可能看到。台廠必須自己找到未來5-10年的發展方向以及突圍策略。

來源:EverDisplay, Visionox, Digi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