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日 星期四

3/03/2016
(圖片來源:blog.wsj.com)

在日本官民基金產業革新機構(INCJ)宣佈撤回對夏普援助的提案後,原先INCJ計畫整合JDI及Sharp面板事業的計畫也宣告落空。雖然失去了整合夏普技術的契機,JDI仍然有備案可以執行。

根據日本讀賣新聞的報導,JDI有意收購JOLED,整合雙方OLED研發能量,進一步和韓國及其他國家OLED面板廠商競爭。

JDI是在2011年11月,透過INCJ出資及主導下,整合了Sony, Toshiba和Hitachi的LCD面板事業而成立的新公司。最初的持股結構為INCJ占70%,Sony, Toshiba及Hitachi各10%。JDI合併後透過結合專利和技術,重新取得市場的領先地位,不僅在IPS面板取得市占第一,也成為蘋果iPhone面板的重要供應廠商。三家原本一度走到谷底的面板事業,在以JDI身分重新出發後找到出路。

JOLED則是INCJ希望複製JDI的成功經驗,結合JDI、Sony及Panasonic的OLED事業(但JDI仍保有OLED研發團隊),於2015年1月正式成立的新OLED公司,持股結構為INCJ 75%,JDI 15%,Sony和Panasonic各5%。

(圖片來源:J-OLED)

為了避開已由韓廠占有獨占地位的手機市場,JOLED自成立起便把目標放在OLED的中尺寸面板,應用包括平板及筆記型電腦,希望能透過獨特的印刷製程,結合氧化物半導體(Oxide)基板降低製造成本。

為了邁向量產,JOLED計劃於去年下半年投資200億日圓(約1億6千萬美金),在日本北陸的石川縣興建新的OLED研發中心,應是位在當地JDI原有的廠區之內。

雖然在JDI股票上市之後,INCJ的持股比重已大幅下降(目前約為35%),但INCJ仍是重要股東。如果JDI有意併購JOLED,以INCJ在兩家公司的影響力,應該會比夏普收購案更容易成功。

然而,和當初三家LCD部門合併不同,JDI和JOLED都尚未在OLED領域有量產實蹟,再加上雙方在OLED研發的技術走向不同(熱蒸鍍vs印刷;LTPS vs Oxide基板),合併後能否產生綜效仍是問題。

當然,先集中資源和人力衝刺iPhone OLED面板的量產目標也是可能的方式。根據傳聞,Apple有可能在2018年改用OLED面板做為iPhone的顯示螢幕,而JDI也對此宣佈了2018年量產的目標。

另外一個併入JOLED的好處,則是搶先佈局未來iPad或MacBook採用OLED螢幕的供貨。也就是仍由JDI研發iPhone用OLED面板,而JOLED則繼續開發中尺寸OLED面板。

綜觀未來OLED產業的競爭地圖,韓國Samsung和LG Display雙雄已占有領先地位,後續加碼投資也不手軟;日本則有可能成型的JDI+JOLED日本聯盟,以及夏普和鴻海結合的台日陣線加入戰局。中國包括京東方在內的面板廠重金投入力求後發先至。台灣目前面板雙虎友達和群創都有投入OLED研發,前者還有小規模量產,但台灣廠商投資力道不及其他競爭者,恐是未來的隱憂。

來源:讀賣新聞 , J-OLED

0 意見: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